[实用新型]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671.3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卢清华;黄佳生;黄宇亮;张普翔;邹家勤;王浴杰;何万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仿生 机器人 系统 | ||
1.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头部(1)、连接部(2)运动躯干(3)以及尾部(4),所述头部(1)、运动躯干(3)与尾部(4)的下端均设有触角(5),所述头部(1)、运动躯干(3)与尾部(4)采用的硅胶材料;所述头部(1)与运动躯干(3)之间、运动躯干(3)与尾部(4)之间均通过连接部(2)连接;所述连接部(2)为空心的皱褶;所述运动躯干(3)包括有基板(31),所述基板(31)的前后两端设有电磁铁(32),所述电磁铁(32)中套有铁棒(33),所述铁棒(33)可相对电磁铁(32)前后移动;所述铁棒(33)的外侧固定有挡板(34),所述两块挡板(34)与基板(31)之间通过弹簧(35)连接;所述两块挡板(34)之间还包括有弧形的金属弹片(36),所述金属弹片(36)的外侧设有钢钉(3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转向装置,所述头部(1)包括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设有第一微型电机(61),所述第一微型电机(61)上设有拉杆(62),所述拉杆(62)与头部(1)的上端连接;所述底板(11)上还设有第二微型电机(63),所述第二微型电机(63)的前端设有拨杆(64),所述拨杆(64)与头部(1)的下端的左右两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的下端的左右两侧与底板(11)之间通过弹簧线(7)连接,所述拨杆(64)位于两根弹簧线(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检测装置,所述头部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头部的下端设有多个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头部内还包括有CPU,所述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均与CPU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有三个,三个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一字排开均匀地分布在头部的下端,所述的摄像头有一个,摄像头位于中间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正上方;所述头部包括有上头体与下头体,所述下头体大于所述的上头体,所述下头体与上头体之间圆弧过渡,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上头体的最前端;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于下头体的最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4)为柔性的材料制成,所述挡板(34)的内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弹簧(35)卡在定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5)为塔形弹簧,所述弹簧(35)靠近基板(31)一端的外径大于靠近挡板(34)一端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6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