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保护区监测用无人机‑无人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2850.3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张玉波;李俊清;杨旭煜;孙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1/30;B64C27/08;B62D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刘冬梅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保护区 监测 无人机 无人 系统 | ||
1.一种自然保护区监测用无人机-无人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括无人机(1),
所述无人机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载物台(2),
在所述载物台下方安装有自动控制插销组件(3),
所述自动控制插销组件(3)通过线绳(4)悬吊着无人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控制插销组件(3)包括插销门(31)和销杆(32),其中,所述插销门(31)的截面呈倒U型,包括两个挡板,在两个挡板上都开设有供销杆(32)穿过的通孔,所述线绳(4)一端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且缠绕在所述销杆(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控制插销组件(3)还包括动力部(33)和传动杆(34),其中,动力部可带动与之相连的传动杆(34)往复摆动,所述传动杆(34)还与销杆(32)连接;
通过动力部(33)控制销杆(32)穿过插销门(31)上的通孔或者控制销杆(32)从插销门(31)上的通孔中移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无人机(1)包括机架(11)和设置在机架顶部的保护罩(12),
所述保护罩(12)为整体向上凸出的圆滑罩体,
在所述保护罩内部的顶面上设置有控制芯片(13)和天线(14),
所述机架(11)包括上顶板(15)和下底板(16),
在所述上顶板(15)和下底板(16)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旋桨(6)的悬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
所述固定臂包括左固定臂(21)和右固定臂(22),
所述活动臂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左固定臂(21)两侧的左前活动臂(23)和左后活动臂(24),
所述活动臂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右固定臂(22)两侧的右前活动臂(25)和右后活动臂(26),
所述各固定臂都一端固定安装在上顶板(15)和下底板(16)之间,另一端向外延伸并在其上安装有螺旋桨(6);
所述各活动臂都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上顶板(15)和下底板(16)之间,另一端向外延伸并在其上安装有螺旋桨(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顶板(15)和下底板(16)之间还设置有桨臂固定座(7);
在所述桨臂固定座(7)上开设有容纳活动臂的卡槽(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8)的截面呈割圆状,所述割圆的直径尺寸与活动臂的直径尺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活动臂两侧都分别设置有桨臂固定座,且所述桨臂固定座上卡槽(8)的开口方向都朝向所述活动臂;
每个活动臂都只能在其两侧的桨臂固定座之间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固定臂和活动臂都包括中空的连接杆,在所述中空的连接杆中安放有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物台(2)的底部设置有粘扣带(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28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