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2320.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杨政;张庆江;姚成;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吉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车身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
背景技术
前悬架塔是在新能源汽车车身中独有的车身零部件,它起着固定支撑前悬架的作用。前悬架塔与车身是刚性连接,与前减震器是弹性连接。前悬架塔是新能源汽车前部悬架重要的零部件,分别安置在左右两边前车轮的上部区域,在本实用新型主要介绍这种新型前悬架塔。
在传统的车身结构上,发动机占据着整个前发动机舱的空间,固定安装前悬架减震器上端的是个布置在前轮罩板上的圆凸台结构,该前轮罩板是通过冲压工艺形成的,并没有这种独立的前悬架塔与前减震器上端进行固定安装。对于新能源汽车,由于发动机的取消,车头部分不需要考虑发动机舱的布置,前部空间变大,也不需要使用副车架结构对车头刚性进行补强,使用独立的前悬架塔对前减震器上端进行固定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特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用于固定安装前悬架减震器上端,这种独立的前悬架塔能够增加与前减震器的连接强度,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包括有塔顶和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顶上分别设有减震器上端连接孔和附件安装孔,塔顶上具有塔顶加强筋,塔顶的下边沿设有工艺孔;所述塔身的上部设有铝型材搭接槽,塔身上在所述铝型材搭接槽的下方具有型材搭接槽加强筋,塔身的中部呈板状且具有塔身加强筋,塔身的两侧分别具有塔身加强结构,所述塔身加强结构的后侧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具有X形内部加强筋,所述塔身加强结构的上部具有上控制臂连接结构,所述塔身的底部设有前纵梁连接部位。
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顶和塔身的材质分别为铝合金,采用真空压铸工艺成型。
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臂连接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上控制臂进行销连接的上控制臂安装孔。
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纵梁连接部位上设有与前纵梁进行连接的前纵梁铆接孔。
塔顶和塔身采用先进的铝合金真空压铸工艺进行制造,具有硬度高、微观组织细小的优点。塔身与前纵梁通过焊接和铆接的方式连接,将作用在塔顶的力传递给前纵梁,塔身两边是塔身加强结构,塔身的中部有圆柱形的塔身加强筋。由于前悬架采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所以塔身加强结构的上部有上控制臂连接结构。塔顶用来固定安装前减震器上端部位,通过塔顶加强筋加强顶部的强度,同时塔顶设有附件安装孔。塔身的上部有铝型材搭接槽,通过极为粗壮的铝合金型材与左右两边的前悬架塔搭接加固,大大提升了车体结构的抗扭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安装前悬架减震器上端,这种独立的前悬架塔能够增加与前减震器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新能源汽车前悬架塔,包括有塔顶2和塔身1,塔顶2上分别设有减震器上端连接孔3和附件安装孔5,塔顶2上具有塔顶加强筋4,塔顶2的下边沿设有工艺孔6;塔身1的上部设有铝型材搭接槽7,塔身1上在铝型材搭接槽7的下方具有型材搭接槽加强筋14,塔身1的中部呈板状且具有塔身加强筋8,塔身1的两侧分别具有塔身加强结构9,塔身加强结构9的后侧设有凹槽,凹槽内具有X形内部加强筋10,塔身加强结构9的上部具有上控制臂连接结构13,塔身1的底部设有前纵梁连接部位12。
本实用新型中,塔顶2和塔身1的材质分别为铝合金,采用真空压铸工艺成型。
上控制臂连接结构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上控制臂进行销连接的上控制臂安装孔15。
前纵梁连接部位12上设有与前纵梁进行连接的前纵梁铆接孔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塔身1为前悬架塔的主体部分,塔顶2为前悬架塔的上部结构,在塔顶2上有减震器上端连接孔3、塔顶加强筋4和附件安装孔5。通过螺栓将塔顶2与前减震器上端连接在一起,塔顶加强筋4是用来提高塔顶2的强度,防止由于悬架受力过大塔顶2产生裂纹。附件安装孔5用于安装与前围板连接的支撑杆,附件安装孔5是圆柱形的,有利于增加连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吉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吉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2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雨盖及与其配合的扬尘仪机箱
- 下一篇:补货判断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