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毂轴承内组件装配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14371.2 | 申请日: | 2017-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3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雷良育;胡永伟;李雪原;董亮;刘兵;李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43/06 | 分类号: | F16C43/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毂 轴承 组件 装配 机器 | ||
1.汽车轮毂轴承内组件装配机器,包括工作台(10)和用于供应保持架的供应装置(11),其特征在于:供应装置(11)包括容器(111)、旋转板(112)、第一电机(113)和螺旋输送板(114),旋转板(112)安装在容器(111)的底部,第一电机(113)驱动旋转板(112)转动,旋转板(112)上垂直固定有用于搅动保持架的搅动棒(12),搅动棒(12)的数量至少为三根,所有的搅动棒(12)均布在旋转板(112)上,螺旋输送板(114)螺旋安装在容器(111)的内侧壁上,螺旋输送板(114)一端伸入到旋转板(112)上,螺旋输送板(114)另一端伸出容器(111),容器(111)内侧壁上垂直固定有用于筛选重叠保持架的一级筛选板(13),一级筛选板(13)与螺旋输送板(114)之间设有供一个保持架通过的第一通道,容器(111)侧壁上设有缺口(1111),螺旋输送板(114)输出端处设有用于供大口朝上的保持架通过的二级筛选架(14),二级筛选架(14)内设有通过保持架通过的第二通道(141),第二通道(141)为梯形体通道,在一横截面上第二通道(141)上端宽度到下端宽度逐渐减小,工作台(10)上安装有用于输送通过二级筛选架(14)的保持架的第一输送装置(15),第一输送装置(15)与二级筛选架(14)连接,工作台(10)上还固定有供应并安装滚动体到保持架内的第一供应器(16)、供应轴承内圈的第二供应器(17)、输送并安装轴承内圈到保持架上的第二输送装置(18),第一输送装置(15)的端部、第一供应器(16)的下方和第二输送装置(18)的下方都安装有抓移保持架的机械手(19),所有机械手(19)都安装在工作台(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轴承内组件装配机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装置(15)包括传送带(151)和第二电机(152),第二电机(152)安装在工作台(10)内,第二电机(152)驱动传送带(151)转动,传送带(151)左端与螺旋输送板(114)衔接,机械手(19)安装在传送带(151)的右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轴承内组件装配机器,其特征在于:机械手(19)包括第三电机(191)、第四电机(192)、第一抓移手(193)和第二抓移手(194),第三电机(191)控制第一抓移手(193)转动,第四电机(192)控制第二抓移手(194)转动;第一抓移手(193)包括第一连接块(1931)、第一上弧形夹片(1932)、第二上弧形夹片(1933)、第一下弧形夹片(1934)和第二下弧形夹片(1935),第一上弧形夹片(1932)和第二上弧形夹片(1933)都固定在第一连接块(1931)上端部,第一下弧形夹片(1934)和第二下弧形夹片(1935)都固定在第一连接块(1931)下端部,第一上弧形夹片(1932)与第一下弧形夹片(1934)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二上弧形夹片(1933)与第二下弧形夹片(1935)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一上弧形夹片(1932)和第二上弧形夹片(1933)的开口朝向相反,第一上弧形夹片(1932)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一下弧形夹片(1934)的开口直径,第二上弧形夹片(1933)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二下弧形夹片(1935)的开口直径;第二抓移手(194)包括第二连接块(1941)、第三上弧形夹片(1942)、第四上弧形夹片(1943)、第三下弧形夹片(1944)和第四下弧形夹片(1945),第三上弧形夹片(1942)和第四上弧形夹片(1943)都固定在第二连接块(1941)上端部,第三下弧形夹片(1944)和第四下弧形夹片(1945)都固定在第二连接块(1941)下端部,第三上弧形夹片(1942)与第三下弧形夹片(1944)的开口朝向相同,第四上弧形夹片(1943)与第四下弧形夹片(1945)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三上弧形夹片(1942)和第四上弧形夹片(1943)的开口朝向相反,第三上弧形夹片(1942)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三下弧形夹片(1944)的开口直径,第四上弧形夹片(1943)的开口直径大于第四下弧形夹片(1945)的开口直径;第二上弧形夹片(1933)与第三上弧形夹片(1942)合并形成一个用于抓取保持架上端部的第一上圆台孔(1901),第二下弧形夹片(1935)与第三下弧形夹片(1944)合并形成一个用于抓取保持架下端部的第一下圆台孔(1902),第一上弧形夹片(1932)与第四上弧形夹片(1943)合并形成一个用于抓取保持架上端部的第二上圆台孔,第一下弧形夹片(1934)与第四下弧形夹片(1945)合并形成一个用于抓取保持架下端部的第二下圆台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43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打印机的可调传动轮装置
 - 下一篇:自定心止动变径套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