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明面板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9527.8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易晟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33/00;G02B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面板 本实用新型 薄膜叠层 面板本体 加硬层 增透层 移动交通工具 挡风玻璃 耐磨性 透光性 显示屏 应用 终端 | ||
1.一种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面板包括面板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表面上的薄膜叠层结构,所述薄膜叠层结构包括从所述面板本体的表面向外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增透层以及加硬层;
其中,所述加硬层的厚度范围为8nm-3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的折射率低于所述加硬层,且所述加硬层的硬度高于所述增透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在380nm-78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为1.48-1.44,所述加硬层在380nm-78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为2.04-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的莫氏硬度为6-7,所述加硬层的莫氏硬度为9-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的在380nm-780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系数为小于0.001,所述加硬层在380nm-780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系数为0.0068-0.006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为氧化物增透层,所述加硬层为氮化物加硬层以及类金刚石碳加硬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为氧化硅增透层、氧化铝增透层、氧化硅铝增透层中的一种,所述加硬层为氮化硅加硬层、氮化铝加硬层、氮化钛加硬层、氮化铬加硬层、氮化钽加硬层、氮化锆加硬层、氮化硅铝加硬层、氮化钛铝加硬层、氮化铬铝加硬层、氮化铬钛铝加硬层、氮化铬硅铝加硬层、氮化硅钛铝加硬层、氮化硼加硬层、氮硼化钛加硬层、氮硼化铬加硬层、氮硼化钛铝加硬层、氮硼化钛硅加硬层、氮硼化硅钛铝加硬层、氮碳化钛加硬层、氮碳化铬加硬层、氮碳化锆加硬层、氮碳化钨加硬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为氧化物增透层,其厚度范围为8nm-150nm,所述加硬层为氮化物加硬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的厚度范围为8nm-9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层和所述加硬层依次层叠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表面上,且所述薄膜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所述加硬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面板,其特征在于,由相互接触的一所述增透层和一所述加硬层形成一个叠层周期,所述薄膜叠层结构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叠层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叠层结构设置成使得所述薄膜叠层结构在380nm-780nm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不小于8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叠层结构设置成使得在自然环境下经所述面板的透射光在CIE LAB色空间中的坐标值为:39≤L≤53,-2.5≤A≤-0.5,且-2.0≤B≤-3.0,或者35≤L≤45,4.5≤A≤7.0,且-2.5≤B≤-4.5。
14.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明面板,所述透明面板设置于显示屏的最外侧。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屏。
16.一种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包括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明面板。
17.一种移动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挡风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易晟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易晟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95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辐射遮盖布
- 下一篇:采用梯度材料的锌合金表面镀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