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制转向的双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7929.4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1/14;B62K2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高新区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转向 双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轮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转向的双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新款两轮电动平衡车。两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而现有技术的双轮车在转向时会出现控制不够准确、做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偏移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转向控制时不够准确且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偏移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控制转向的双轮车。所述可控制转向的双轮车不仅具有转向时方向控制更精准、直线行驶时不会发生偏移而且还具有转向后自动回正方向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转向的双轮车,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车轮,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车把手,所述转向杆的顶部贯穿承载板顶部并延伸至内腔,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与转向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转向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位于承载板的内腔,所述圆板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向杆的外壁上活动套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杆,所述转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内腔底部,所述圆环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压缩弹簧和轴承均位于固定管的内腔,所述圆环的底部和固定管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圆环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且钢丝绳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转轴固定连接车轮,所述固定件靠近转向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向弹簧,所述转向弹簧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承载板的内腔顶部及底部,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钢丝绳相匹配的圆孔,且所述钢丝绳贯穿圆孔。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径大于转向杆的直径,所述卡槽和卡杆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自然状态下的水平高度不得高于固定管的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通孔的直径大于转向杆的直径,且通孔的表面通过皮质布片与转向杆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表面上开设有与钢丝绳相匹配的开槽。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顶部设置有挡泥板,且车轮靠近承载板的一侧均设置有隔离板,所述车轮的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两侧均铺设有突起的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防滑块由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若干所述防滑块由前至后组合呈脚印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承载板实现承载人体,通过承载板顶部两侧设置防滑块实现防滑功能,防止受惯性作用倾倒;在转向时,将车把手向下压,转动车把手就能够使得转向杆控制车子转向。当车子完成转向后,通过转向弹簧能够使得钢丝绳回位。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转向时,转向杆就不会影响车子的方向,从而能够确保在直线行驶时不会发生方向上的偏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放大图;
图3为圆环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1承载板、2车轮、3转向杆、4车把手、5圆板、6卡槽、7圆环、8卡杆、9压缩弹簧、10轴承、11固定管、12凹槽、13滚珠、14钢丝绳、15固定件、16转向弹簧、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7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轮平衡车的减震悬挂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双轮平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