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空滤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6488.6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石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义县华锐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李立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滤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滤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空滤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发动机空滤器一般采用空滤海绵进行空气过滤,但由于海绵的过滤效果差,极易使空气中的微小粉尘等小颗粒进入到发动机缸内,增加发动机的磨损,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而且常规的发动机进气通道均十分的简单,根本不具有控制油气反喷的功能,从而极易使空气滤芯因反喷的油气而造成污染,影响了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降低了使用者对发动机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空气杂质进行过滤处理,有效的降低发动机所可能出现的磨损,并能够很好的解决油气反喷问题的发动机空滤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发动机空滤器结构,包括器罩,及连接在器罩内部的器座,及位于器罩与器座之间的空滤器芯,所述器座上方的前表面设置有器腔,器座上方的后表面设置有器室,器腔与器室之间贯穿设置有气孔,器座下方的后表面设置有放置空滤器芯的芯槽,所述器腔的前方依次设置有风门板、压盖与化油器,所述压盖设置在气孔的正前方,压盖的前方设置有化油器,所述气孔贯穿压盖与化油器相连通,所述压盖与气孔之间设置有风门板,风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扳机。
作为优选,所述化油器与压盖之间连接有垫片,所述压盖的中央设置有第一通孔,垫片的中央设置有第二通孔,且化油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器座中的气孔相连通,使得化油器能够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气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压盖连接在器腔内,器腔前方活动连接有风门板,所述风门板位于压盖与气孔的中央,且风门板的中央设置有第三通孔,让使用者能够通过风门板对气孔的进行开闭调节,有效的避免发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油气反喷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器室的后方连接有座盖板,座盖板的中央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与气孔相连通,让化油器所混合的油气通过气孔与气道进行排放流通。
作为优选,所述空滤器芯位于器座与器罩之间,且空滤器芯配合连接在器座下方的芯槽内,使得空滤器芯能够很好的放置在器座下方的芯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空滤器芯为纸滤芯,有效的提高空滤器芯对空气的过滤效果,避免空气中微小粉尘进入到发动机内部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芯槽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穿器座外表面,使得通过通气孔进入到芯槽内的空气能够被芯槽内部的空滤器芯对空气进行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器座芯槽内配合连接有空滤器芯,所述空滤器芯位于器座与器罩直接,改变了常规空滤器中让空气通过空滤海绵直接进入发动机内的方式,且采用纸滤芯的空滤器芯有效的提高空气的过滤效果,避免空气中微小颗粒的粉尘进入到发动机内而造成磨损,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而化油器与器座的气孔之间依次设置有压盖与风门板,且风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扳机,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扳机对风门板进行控制,从而让使用者通过风门板调节气孔与化油器之间的流通效果,有效的避免化油器所混合的油气出现反喷的问题,而压盖则连接在化油器与风门板之间,使得压盖能够很好的将风门板进行按压限位,有效的增加风门板的连接牢固性,并且通过压盖的设置也提高了化油器与器座之间的气密性,有效的增加了发动机的使用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空滤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空滤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风门板与器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空滤器芯、座盖板与器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图1中器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义县华锐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义县华锐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6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穿戴设备包装盒(UGA‑02)
- 下一篇:饮料箱(布朗萌熊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