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2826.9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5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励骏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A45C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张雪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刹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具有锁住脚轮的作用、又能达到防盗目的的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行李箱早已成为人们短期外出或长期旅途的必备箱包用品,行李箱因尺寸及容量的不同,所能够容纳的物件数量或体积大小也不同。因而,目前的行李箱除具有防盗锁、滑动以及外层储物等偏向于人性化设计设计范围之外,并没有将行李箱的结构与实际使用状况相结合,举例说明,当需要登机办理登机牌时,时常会遇到需要排队等候较长一段时间,如遇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此时,行李箱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注意的焦点。
由于行李箱的便捷性,人们在便于自己推拉的同时,也给了盗窃者便利的可乘之机,盗窃者同样可以通过推拉等方式将行李箱盗走,因而,现有的行李箱自身的锁具已经无法保障行李箱的安全,其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公知技术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在行李箱的防盗窃性能方面,现有的行李箱脚轮刹车系统,通常采用在行李箱的拉杆上设置按钮,通过旋转按钮来控制脚轮刹车,这种技术只具有刹车制动,不具有锁住脚轮的作用,不能起到防盗的目的;同时,采用具有防盗装置的行李箱无法彻底实现简单的操作,人们在采取行李箱防盗措施时,往往习惯使用钥匙;此外,若采取行李箱锁孔的技术,无法确保对脚轮锁定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够解决现有刹车系统无法应用于防盗手段的问题,无法满足对现有技术缺陷的弥补,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使其既具有锁住脚轮的作用、又能达到防盗目,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该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由主动站脚模块与底部刹车模块组成并且二者之间由刹车线连接;其中的主动站脚模块由传动杆、站脚座以及具有锁杆的站脚装置组成,其中的底部刹车模块包括刹车片、轮竖轴;所述站脚座其中一个轴孔固定插入传动杆的上端杆头,该传动杆的下端杆头与刹车线上端固定。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特征,还包括:
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具有限位装置以防止当传动杆传动时下端杆头向任意方向拉动刹车线,限位装置包括上下两侧均具有弧形开口的提升限位块,使传动杆下端部的滑动范围处于弧形开口长度范围内。
所述站脚座在非锁定状态下为横向设置,所具有的孔位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站脚座背部具有带限位卡爪的站脚板盖,使站脚座提升传动杆的动作在两侧的限位卡爪之间完成。
所述站脚装置的锁杆转动而带动站脚座旋转,站脚座的旋转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刹车线向上提升底部刹车模块,底部刹车模块由因主动站脚模块向上提升而贴紧、卡进、锁住或绑紧箱轮的制动机构组成。
一种站脚制动行李箱,包括箱体、脚轮,所述脚轮与箱体之间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该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与其中至少一个脚轮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具有与每个脚轮对应的站脚装置或所述箱体上仅具有一个孔位。
对于上述站脚制动行李箱的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特征,还包括:
所述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的主动站脚模块向上施力使轮竖轴向上提升,使轮与刹车片贴紧;
所述刹车片除设置于轮支架之外,或设置于箱体底轮相邻部且与轮竖轴不同步发生提升动作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用站脚刹车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1)本案实施该结构的优点在于通过具有锁杆的站脚打开方式,既可达到站脚来锁住脚轮的目的,也在箱包锁住时,不容易发生位移,更加便于控制脚轮的刹车,开锁和刹车均利用站脚装置,具有双防护的功能,应用于任何推、拉等行李箱领域,这种方式相比传统制动装置更安全防盗,具体表现为,当受到主动模块的向上施力而使轮竖轴向上提升时,轮亦向上提升,轮与刹车片贴紧,从而达到最终刹车的目的。
(2)采用在传动杆下端设置提升限位块的结构,使传动杆下端部位以弧形开口的限制范围为滑动范围,能够确保向上提升的准确性;
(3)有利于确保无论站脚座如何提升传动杆均能确保该系列动作在两侧的限位卡爪之间完成,不会出现串位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励骏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励骏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2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