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94134.4 | 申请日: | 201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马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B62D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汽车 方向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
背景技术
最初的汽车是用舵来控制驾驶的。把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剧烈振动传递给驾驶者,增加其控制方向的难度。当发动机被改为安装在车头部位之后,由于重量的增加,驾驶员根本没有办法再用车舵来驾驶汽车了。方向盘这种新设计便应运而生,它在驾驶员与车轮之间引入的齿轮系统操作灵活,很好地隔绝了来自道路的剧烈振动。不仅如此,好的方向盘系统还能为驾驶者带来一种与道路亲密无间的感受。
方向盘一般是通过花键与转向轴相连,其功能是将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边缘上的力转变为转矩后传递给转向轴,现有的汽车方向盘形式固定,不便于各个不用人群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包括第一盘体,所述第一盘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底壁搭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侧内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侧并对应第一插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插杆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孔并延伸至第一开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并对应第一调节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一调节杆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贯穿第一活动孔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杆的外部,所述第一盘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底壁搭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左侧开设有与右侧相连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侧并对应第二插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插杆远离第二凹槽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孔并延伸至第二开孔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并对应第二调节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二调节杆远离第二挡板的一端贯穿第二活动孔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杆的外部。
所述第二调节杆位于第二固定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盘体,所述第二盘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第二盘体的正表面并位于防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远离第二盘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盘体,第一调节杆位于第一固定杆外部的一端与第三盘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杆位于第一开孔内部的一端与第一开孔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二插杆位于第二开孔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开孔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盘体的表面套接有第一防滑套,所述第一防滑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防滑套以第一盘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盘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一弹簧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的下表面与第一盘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盘体的表面套接有第二防滑套,所述第三盘体的表面套接有第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盘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远离第二盘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通过第一固定杆、第一调节杆、第二固定杆、第二调节杆、第二盘体、第三盘体、转轴和转轮配合,达到便于我们抓住方向盘进行驾驶车辆,也可以改变方向盘的倾斜度,便于我们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方向盘形式固定,不便于各个不用人群使用的问题。
2、该便于使用的汽车方向盘,通过把手、第一防滑套、第二防滑套、第和三防滑套配合,达到便于四肢有障碍的司机驾驶车辆,解决了现有汽车方向盘的形式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马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马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4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外翼的数控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手雷携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