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分解回收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786921.4 申请日: 2017-06-30
公开(公告)号: CN206902063U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鲍明兰
主分类号: C08J11/18 分类号: C08J11/18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文芳
地址: 072750 河北省保定***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玻璃钢 分解 回收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钢分解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炭黑增强塑料是以包括属于热固性树脂的环氧树脂(EPR)、不饱和聚酯(UPR)、酚醛树脂(PFR)、聚酰胺(Polyamide)、双马来酰亚胺(BMI)以及属于热塑性塑料的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等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炭黑为骨架的一种复合结构材料,俗称玻璃钢。因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电绝缘、耐瞬间高温、传热慢、隔音、防水、易着色、能透光电磁波等金属材料和其他无机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作为一种工程材料不仅在国防和尖端技术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而且在工业及民用方面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目前对废弃玻璃钢制品基本上未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掩埋或者在自然环境中燃烧。填埋会侵占耕地,破坏土壤的透气性能,降低土壤的蓄水能力,破坏土壤微生态平衡,此外玻璃钢添加剂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有害物质会在土壤中通过扩散、渗透等作用进入到地下水层,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焚烧极易形成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生殖毒性的物质,如多溴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

近年来,欧美各国对玻璃钢废弃物的处理十分重视,研究得也较早。如:热解回收法、粉碎回收法、能量回收法、水解或醇解回收法、生物回收法等,其中较为经济实用的是热量回收利用的方法、物理粉碎回收法及热解回收法。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工作,现阶段玻璃钢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法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物理回收。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制备的玻璃钢废弃物,通常难以再次加工成型,但可以利用机械粉碎的方法将其碾磨至一定粒径的粉料,用其作为制备新材料的原料,或者用来填充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来制备复合材料。由于该过程只需要机械作用,仅发生物理变化,即通常所说的物理回收。物理回收虽然具有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等优点,然而制品的性能较差,只适合对材料性能要求不高的复合材料。如片状模塑料(SMC)碾磨以后的潜在用途取决于颗粒的尺寸:较大尺寸的SMC颗粒,适合于作建筑材料如粗纸板、轻质水泥板、农用盖板或隔热板;回收SMC除了用于块状模塑料(BMC)和热塑性塑料外,较小尺寸的SMC颗粒(粒子尺寸小于lcm)可以作为增强材料或填料用于屋面沥青、混凝土骨料和铺路材料:更细的SMC颗粒(在200目范围或更小)可作为SMC、BMC和热塑性塑料的填料,或其它含有碳酸钙的产品。

2、化学回收法。化学回收利用法是指玻璃钢废弃物经过初步粉碎后,通过化学方法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液体或焦碳,填料和纤维从基体中分离,主要有热解、醇解、胺解和水解等方法。相对于热解法,溶液法(醇解、胺解、水解等)不需要太高的温度,也不会产生二恶英,所需设备也相对简单。但目前采用化学溶液法回收树脂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溶剂使用量大和废液处理问题,而对于分解得到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如何高效地提纯利用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可以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热解法是借鉴塑料、橡胶高温分解回收法,将玻璃钢废弃物在无氧情况下,加热分解成为保存能量成份的热解气和热解油,以及以CaCO3、玻纤为主的固体副产物,其热解产物随热解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3、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就是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玻璃钢废弃物中的基体树脂,使其降解。目前,开发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微生物发酵合成法、利用天然高分子合成法的化学合成法等。生物法降解玻璃钢废弃物虽然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前景,然而真正能工业化降解使用的菌种还未发现,理论上讲还需要培养驯化新型的微生物,进一步进行遗传修饰,使其能够在极端条件下降解废弃树脂的方法。

现阶段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对玻璃钢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现有技术方案一:将玻璃钢废弃物作为水泥原料,该方法是把玻璃钢废弃物先粉碎为粒径10mm大小的粉末吹入水泥窑炉内作为燃料燃烧,残渣作为水泥原料使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把玻璃钢废弃物全部处理完毕;玻璃钢废弃物一部分转化成能源,可以减小部分燃料用量,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窑内温度高,产生的有害气体极少,没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的问题。该方法虽然没有发挥玻璃钢废弃物资源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但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缺点就是有潜在的二次空气污染的风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明兰,未经鲍明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6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