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红外VCSEL激光器的外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833.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4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 |
主分类号: | H01S5/34 | 分类号: | H01S5/34;H01S5/183;H01S5/3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vcsel 激光器 外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红外VCSEL激光器,特别涉及一种近红外VCSEL激光器的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 通过布拉格反射器(DBR)形成谐振腔,光从垂直于半导体衬底表面方向出射。相比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CSEL不存在光学腔面损伤,具有低的阈值电流、动态单模工作、远场发散角小、近圆形光斑和光方向垂直于衬底表面的特性,与光纤耦合效率高,易于集成二维阵列,所以VCSEL在光互联、光通讯、光信号处理以及WDM光纤通讯、神经网络、计算机芯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VCSEL,3D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虹膜识别、无人驾驶 激光雷达等等许多我们熟悉的应用都能得到实现。对应于上述应用的VCSEL要求具有这样的特征,如高的有源层增益、高辐射功率、高可靠性和受控偏振等。例如,IEEE PHOTONICSTECHNOLOGY LETTERS,1999,Vol.11,No.12,pp.1539-1541(“非专利文献”) 公开一种采用AlGaAs 材料的VCSEL,其辐射功率达到3mW 以上。
一般地,VCSEL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衬底、N-DBR、有源区、氧化限制层、P-DBR、欧姆接触层。N-DBR与P-DBR镜面组成了VCSEL激光器的光学谐振腔,有源区为载流子增益介质,通过电泵浦实现VCSEL激光器的连续激射。为了提高激射功率,需要提高DBR的反射率,减小光子的损失;另外,需要减小电流损失,通常的作法是在发光区外采用氢离子注入(inplant工艺),使对激光激射不产生作用的区域无载流子复合。
现有近红外VCSEL激光器的外延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包括GaAs衬底01,在GaAs衬底01上依次沉积有GaAs 缓冲层02、N型掺杂的DBR 03、有源层04、氧化限制层05、P型掺杂的DBR 06和欧姆接触层07。如图2所示,其中有源层04由限制层10、波导层11和量子阱12,对称波导层13,对称限制层14组成。其中,量子阱由6组量子垒/阱组成(图示中,向右上方倾斜的是垒层,向左上方倾斜的是阱层),其中In0.12Ga0.88As阱层厚度为4nm, Al0.10Ga0.90As 垒层厚度为6nm。
采用这种工艺的缺陷是VCSEL光功率比较小,难以满足大部分近红外传感器的应用需求。 导致上述缺陷的原因是上述方法是有源区载流子增益不够大,可能是有源区材料生长质量造成,也可能是有源区MQW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载流子的泄漏,增加有源区载流子的增益的近红外VCSEL激光器的外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红外VCSEL激光器的外延结构,包括GaAs衬底,在GaAs衬底上依次沉积有GaAs 缓冲层、N型掺杂的DBR、有源层、氧化限制层、P型掺杂的DBR和欧姆接触层,所述有源层由下向上依次包括限制层,波导层、量子阱、对称波导层和对称限制层,所述量子阱由多组量子阱层组成,相邻两组量子阱层之间设有厚垒层,所述厚垒层的厚度为大于50nm。
优选的,所述厚垒层的厚度为50-100nm。
优选的,所述量子阱内插有1-5层厚垒层。
优选的,所述量子阱中量子阱层的阱厚度为3nm,垒厚度为6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未经张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