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向轮传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8202.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武靖;夏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芝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传送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向传送带,具体而言是一种可以同时控制两种前进方向的全向轮传送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传送带一般都是单一方向进行传送的,比如在皮带轮上的传送,但这种传送带无法有效分检物品,因为传送方向单一,仅能停,启开关操作,只能运输简单的货品,同时由于传送带的结构关系,一般表面的摩擦系数不高,对于一些精细物件或者表面光滑程度高的物体,在普通的传送带上就不能高效的进行传输,很容易造成打滑或者跌落等事件,给后续的流水作业造成影响和障碍。
另外,由于传送带一般采用皮带轮和滚轮的方式进行传送,这种传送方式磨损比较厉害,因此设备维修、后续投入很大,不适合现代快节奏、高效的流水作业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要一种更为合适的、可以自动分检的、使用寿命更长的传送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向轮传送带,通过在传送带上设置两种结构的全向轮,同时采用两组电机来分别控制这两组间隔设置的全向轮,使得传送带可以实现多个方向的物品运输,旨在显著提高传送带的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向轮传送带,它主要包括传送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上、下部蜗杆,这里的上、下部蜗杆是对称设置的,上部蜗杆的一端连接有上部电机,下部蜗杆的一端连接有下部电机;上部蜗杆连接有第一全向轮组,下部蜗杆连接有第二全向轮组;第一全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一轮轴,每个第一轮轴上串联有多个第一全向轮;
第二全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二轮轴,每个第二轮轴上串联有多个第二全向轮,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间隔并列设置于架体上;第一、第二全向轮上分别分布有子传动轮,第一、第二全向轮上的子传动轮设置方向相反。
优选的,第一传动轮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子传动轮,每个子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的轮轴之间存在正向的夹角;第二传动轮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子传动轮,每个子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的轮轴之间存在反向的夹角;
优选的,第一传动轮上分别由6-10个子传动轮,每个子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的轮轴之间的正向夹角范围为30-50度;第二传动轮上分别由6-10个子传动轮,每个子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的轮轴之间的反向夹角范围为30-50度。
进一步,第一传动轮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设有一子传动轮,相邻的安装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安装槽的宽度;第二传动轮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设有一子传动轮,相邻的安装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安装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第一全向轮组包括3-20个并列设置的第一轮轴,每个第一轮轴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蜗轮与上部蜗杆相配合;第二全向轮组包括3-20个并列设置的第二轮轴,每个第二轮轴的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蜗轮与下部蜗杆相配合。
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第二传动轮上分别设有放置子传动轮的安装槽,子传动轮呈两端小中部大的纺锤形状,所述的子传动轮的中部直径大于安装槽的深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方案,在架体上设置两种全向轮,这两种不同结构的全向轮分别由两组电机分别控制,通过控制两组全向轮的顺时或者逆时针转动,就可以控制包括运动前进的方向,使得传送带可以朝多个方向进行物品的传输,拓展了传送带的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全向轮上均设有子传动轮,这些子传动轮嵌设于全向轮的表面,并且子传送轮的转动轴与对应的全向轮轮轴之间存在正向或者反向的夹角,这些夹角可以使得子传送轮在全向轮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额外的传动力,保证包裹朝着设定的方向前进,并且提升前进的速度;
3、架体上的两种全向轮是间隔设置的,这就使得全向轮在转动过程中,给予包裹提供的力是比较均匀的,保证了传送的可靠性;
4、全向轮通过轮轴以及蜗轮与对应的蜗杆相连,然后蜗杆又有电机驱动,这种结构形式比较简单,同时单一的全向轮损坏后可以及时替换,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向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向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芝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芝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8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个视图之间的移动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用多功能便携式维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