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自主送餐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928.8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林;宋铭晋;蒲磊;张喆;马宏锋;李颖;穆颖;刘馨;郑文君;王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自主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可夹持自主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餐饮服务业的发展一直被人才流失严重,工作强度大,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着。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送餐机器人也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应运而生。
但是现在市面是流行的送餐机器人大多是应用轮式运行方式的仿人形机器人。机器人的双手处为一个或多个固定托盘,也有非仿人形的送餐机器人,机器人顶置送餐托盘,便于服务人员将餐品放入盘中,机器人运行到指定位置,再由服务人员将餐品端于桌上。
以上两种形式的送餐机器人均只实现了送餐的功能,在餐饮服务中充当着送餐车的角色,市场应用前景小,功能过于片面。而且此类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仍需有服务人员辅助其完成送餐,并没有正在意义上的解放劳动力,达到自主送餐功能。同时上述机器人不存在烟雾检测和智能语音友情提示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放劳动力,提高送餐速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自主夹持餐品,自主完成送餐过程的送餐机器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夹持自主送餐机器人,包括
动力底座,所述动力底座为长方形;
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长方形上方;
安装于所述动力底座的底板两侧的四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凸出于所述动力底座;
安装于所述底板下部前方的三个红外避障模块和一个四路红外循迹模块;
安装在所述壳体正前面的一部二自由度机械臂;和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模块、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语音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语音模块、烟雾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三个红外避障模块和四路红外循迹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四个伺服电机和所述二自由度机械臂。
进一步地,所述二自由度机械臂包括舵机、机械臂和夹子,所述舵机连接所述驱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伺服电机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动力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通过刚性直角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动力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底座上方具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电源模块、主控模块、驱动模块、语音模块和烟雾检测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底座的底板下方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2.4G无线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自主夹持餐品餐具,同时也具有自主循迹送餐功能和智能避障功能,用户与机器人直接通讯采用无线通讯模式,降低了机器人自身功耗,使可以达到送餐全程无需人工参与的目的,机器人自带的烟雾传感器可对指定位置的烟雾情况检查,如果烟雾浓度超标,机器人会发出语音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轮,2-刚性直角连接结构,3-壳体,4-舵机,5-底座,6-支撑柱,7-机械臂,8-电源模块,9-电源开关,10-主控模块,11-驱动模块,12-语音模块,13-无线通讯模块,14烟雾检测模块,15-四路红外循迹模块,16-红外避障模块,17-夹子,18-伺服电机,19-支撑柱,20-支撑柱,2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持自主送餐机器人包括动力底座5和壳体3两部分,底板上设有支撑柱6用于支撑连接各个模块,并将各模块固定于底座上。底座5与伺服电机1间有固定连接件2,用于将伺服电机固定于底座两旁。舵机4固定于壳体3的正前方。
如图2所示,一种可夹持自主送餐机器人由电源开关9,电源模块8,主控模块10,驱动模块11,语音模块12,无线通讯模块13组成,各模块信号线均与主控模块10相连,各模块供电线均与电源模块8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工业学院,未经兰州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安装用放置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可拼接焊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