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621.2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石秀凤;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至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郑鸣捷 |
地址: | 213345 江苏省常州市西太湖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气囊 自封闭 球囊 胃内球囊 释放 填充物 吞服 结构分离 连接牢固 外径减小 外径增大 可拆卸 吞咽 充气 放气 远端 申请 膨胀 | ||
1.一种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胃内球囊系统包括球囊,导管、胶囊和填充物;所述球囊被包裹在所述胶囊中,所述球囊上设置有自封闭结构,所述导管的远端与所述自封闭结构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导管的近端留在胶囊外,通过所述近端向球囊内输送填充物使得球囊由初始的压缩态变为膨胀态;所述导管远端的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被充气后膨胀,外径增大,使导管与球囊相对固定,所述气囊被放气回缩,则气囊外径减小,导管与自封闭结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导管为双腔结构,包括填充物输送腔和气囊腔,所述导管的近端设置有填充物输送阀及气囊扩充阀,所述填充物输送阀与所述填充物输送腔相通,所述气囊扩充阀与所述气囊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导管为同轴双腔结构,所述导管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的内部构成所述填充物输送腔,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构成所述气囊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球囊上的自封闭结构由单腔软管或两层薄膜两侧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自封闭结构为自封闭阀,将导管从自封闭阀中抽出后,自封闭阀自动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导管远端的外层局部含有所述气囊,通过所述气囊扩充阀充气后该气囊膨胀,外径增大而卸压后气囊回缩,外经缩小;所述气囊在非充气时,压缩状态气囊的外径小于自封闭阀的内径,导管在自封闭阀中可自由抽动;气囊被充气后,所述气囊在充气后膨胀,外径增大,气囊的外径等于或大于自封闭阀的内径,导管与球囊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气囊固定在自封闭阀内部,位于自封闭阀的近端、中部或远端,所述气囊被充气后膨胀,外径增大,使气囊与自封闭阀内壁之间相互移动的摩擦力较大从而实现导管与球囊相对固定,所述气囊被放气回缩,则气囊外径减小,导管与自封闭结构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气囊固定在自封闭阀外部,所述气囊伸出自封闭阀的远端,进入球囊内;所述气囊被充气后膨胀,外径增大,使气囊卡在自封闭阀的远端而实现导管与球囊相对固定,所述气囊被放气后回缩,则气囊外径减小,导管与自封闭结构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填充物是气体、液体或其它流质,在所述填充物的作用下,球囊由压缩态逐步变为膨胀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球囊中预先安装干燥态水凝胶粉末,通过填充物输送阀向球囊内输送水,所述水凝胶粉末吸水后使球囊膨胀。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通过气囊扩充阀放出气囊腔中的气体使气囊的外径恢复到非扩张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通过抽吸使气囊的外径恢复到非扩张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扩张态的球囊在患者体内保留4-6月后靠自身降解或外源物质降解,其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填充物排出球囊进入患者胃内,在胃肠蠕动下球囊和填充物通过胃肠道自然排出患者体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吞咽式胃内球囊系统的新型连接和释放结构,所述球囊上设置有X光下或超声下可显影的标记,便于观察球囊在患者体内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至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至善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6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