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能共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4786.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江佳辉;虞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能 共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配套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能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不便的问题也日渐凸显;目前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一般仅限于市内上下班使用,需要长时间远距离外出的用户则仍倾向于使用燃油车。而即使是市内短距离行驶,用户也需要很注意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否则容易出现半路无电抛锚的情况。而类似两轮电瓶车采取的在路边设置充电设备的方案,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就不是非常合适,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占地面积相对两轮的电瓶车要大许多,定点停车充电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电动汽车耗电也比两轮的电瓶车大许多,在目前电池充电技术没有显著突破的情况下,半路停车充电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方便,且不耽误用户途中时间的电动汽车电能共享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电能共享系统,包括有两个能够分别停靠在两个电动汽车上的飞行器,以及连接在两个飞行器之间的用以将一个电动汽车的电能输送给另一个电动汽车的导线;所述飞行器上设有与导线电联接的输电接头;还包括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与输电接头电联接的接电连接座,接线连接座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联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一个用以支撑导线的挂线飞行器,所述挂线飞行器下端连接有一个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有一个绕线架以及转动安装在绕线架上的用以卷绕所述导线的绕线盘,所述绕线架上安装有用以驱动绕线盘转动的绕线电机。
作为优选方案:两个飞行器分别为用以停靠在提供电能的电动汽车上的第一输电飞行器和用以停靠在需充电的电动汽车上的第二输电飞行器,第一输电飞行器和第二输电飞行器上的输电接头之间电联接有升压模块;第一输电飞行器上的输电接头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联接,第二输电飞行器上的输电接头与升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联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盘的转轴水平设置,绕线盘的中间位置设有隔板,绕线盘上位于隔板两侧形成两个相同大小的绕线空间,所述导线的中间固定在绕线盘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线盘的两端安装有两个导电电极a,所述导线与导电电极a电联接;所述绕线架上对应绕线盘两端的位置安装有与两个导电电极a滑动接触电联接的用以为挂线飞行器供电的导电电极b,导电电极b通过软质导线与挂线飞行器电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两个飞行器将电量充足的电动汽车的电能分享给电量不足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途电量不足的问题。
所述挂线飞行器用于支撑导线的中部,使导线不会对电动汽车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另外,所述导线卷绕在挂线飞行器下方的绕线机构上,绕线机构可根据两车之间的距离灵活调整导线的有效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接电连接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飞行器停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飞行器飞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飞行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9是图7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10是上壳体以及与上壳体连接的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下壳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下壳体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起落架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起落架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绕线机构;41、绕线架;42、绕线盘;421、隔板;43、绕线电机;44、连接绳;
5、电动汽车;5a、接电连接座;51、接电电极板;52、绝缘套;53、接电电极座;54、磁铁固定座;
6、导线;
9a、挂线飞行器;9b、第一输电飞行器;9c、第二输电飞行器;91、主体部;91a、上壳体;91b、下壳体;
910、风扇安装部;9101、上支架;9102、下支架;9103、蓄电池安装部;9104、电路板安装腔;9105、进风孔;9106、排风孔;9107、接电杆;91071、接电电极a;91072、接电电极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力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4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绝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线补强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