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185.0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衡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66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摩托车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通过转盘转动,带动大链条上的车位进行升降,从而达到存车与取车的目的。此类立体车库通常只停放轿车,SUV等四轮交通工具,不停放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都是停放在路边,且车量大,需要很大的停车空间,占地面积大,停车时不能充电,且停车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该停车库占地面积小,停车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架、车位总成、驱动装置和升降控制系统;驱动装置和8-14个车位总成设在立体车库架上,升降控制系统固定在立体车库架的底部,升降控制系统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车位总成通过三角连接板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立体车库架设有轨道,升降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将车位总成沿着轨道上升和下降。
所述的轨道包括内轨道和外轨道;外轨道用于稳定车位总成,防止车位总成在升降过程中剧烈摇晃。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齿轮、驱动大链条、驱动盘和驱动轴,齿轮和驱动盘同轴设在驱动轴上,减速机固定在立体车库架的横梁上通过小链条与齿轮传动连接,驱动大链条设在内轨道上与驱动盘传动连接,三角连接板与驱动大链条连接。
所述的车位总成,包括载车板、车位拉杆、车位横梁、车辆固定装置和充电装置;车位拉杆下端与载车板连接,车位拉杆上端与车位横梁连接;车位横梁中部通过三角连接板与驱动大链条连接;4-8个车辆固定装置间隔均匀平行设在载车板上车辆前轮的位置;4-8个充电装置间隔均匀平行设在载车板中部。
所述的车辆固定装置,包括车轮轨道、前轮挡板、活动夹板、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铁控制器;电动摩托车的前轮驶进车轮轨道内;活动夹板设在车轮轨道末端的两侧,靠近前轮挡板处;车轮轨道两侧的活动夹板通过收拉钢丝连接,活动夹板通过回位弹簧与三角加强板连接,三角加强板固定在载车板上,前轮挡板设在车轮轨道的前方固定在载车板上,压力传感器设在前轮挡板位于车轮轨道的一侧上,压力传感器与电磁铁控制器连接,电磁铁控制器还与车轮轨道末端一侧的活动夹板连接,电磁铁控制器还与升降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所述的活动夹板与车轮接触的一侧设有保护橡胶,与电磁铁控制器连接的活动夹板,材质为电磁铁硅钢材料;不与电磁铁控制器连接的活动夹板,材质为金属铁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小,有效解决了电动车和摩托车停车困难的问题,并且设置充电装置,让电动车停放安全的同时还可以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的主视图;
图4为电动车停放在车位总成的俯视图;
图5为车位总成的主视图;
图6为无电动车停放的车位总成的俯视图;
图中,1.载车板2.车位拉杆3.车位横梁4.三角连接板5.驱动盘6.驱动轴7.小链条8.减速机9.内轨道10.外轨道11.立体车库架12.驱动大链条13.齿轮14.前轮挡板15.压力传感器16.保护橡胶17.电磁铁控制器18.三角加强板19.回位弹簧20.活动夹板21.充电装置22.车轮23.车轮轨道24.手拉钢丝25.升降控制系统26.车辆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电动摩托车立体停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架11、车位总成、驱动装置和升降控制系统25;12个车位总成和驱动装置设在立体车库架11上,升降控制系统25固定在立体车库架11的底部,升降控制系统25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车位总成通过三角连接板4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立体车库架11设有轨道,升降控制系统24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将车位总成沿着轨道上升和下降。
所述的轨道包括内轨道9和外轨道10;外轨道10用于稳定车位总成,防止车位总成在升降过程中剧烈摇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衡,未经张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自行车智能管理工作站
- 下一篇:四立柱平衡链式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