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货运动车连挂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0221.1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卿;陈传彬;陈强;黎焕先;彭长福;隆孝军;江太宏;刘凤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40 | 分类号: | B61G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1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运 动车 挂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动车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货运动车连挂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货运动车之间的连挂或者车辆与机车之间的牵引,基本上是通过车钩或者锁链来实现的。但是,由于现有的用于车辆之间连挂和牵引的车钩或者锁链的结构复杂,其制作工艺要求也较高,而且必须由权威机构认证的厂商进行生产,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于超窄轨货运动车而言,由于超窄轨货运动车本身的体积较小,其载货量也较小,因此,其运行时所需要的牵引力也相对较小,如果仍然采用现有的用于车辆之间连挂和牵引的车钩或者锁链,则导致其运营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货运动车连挂牵引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实施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货运动车连挂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一端形成U形开口槽和开设连接孔,且连接孔贯通所述U形开口槽,牵引杆另一端形成连接卡槽。
优选地,还包括卡环,所述卡环上开设切口槽。
优选地,所述卡环上的切口槽是锥形槽,其张角为40-60度。
优选地,所述牵引杆上的连接卡槽为锥形槽。
优选地,所述牵引杆上的连接卡槽的卡接面的倾斜度大于加工面的倾斜度。
优选地,所述牵引杆上的连接卡槽的卡接面与加工面之间的夹角为110-120度。
优选地,还包括缓冲器,所述缓冲器一端开设连挂通孔,所述牵引杆与缓冲器之间通过销轴贯通连接孔、连挂通孔而形成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销轴贯穿连接孔、连挂通孔后,在销轴上连接开口销,所述开口销位于牵引杆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器包括前丛板、后丛板以及连接弹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贯穿前丛板、后丛板以及连接弹簧,另一端上形成连挂通孔,且所述连接弹簧位于前丛板与后丛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器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前丛板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牵引杆一端形成U形开口槽和开设连接孔,且连接孔贯通U形开口槽,牵引杆另一端形成连接卡槽,利用牵引杆与卡环相互配合使用,可以用来连挂和牵引车辆或动车,从而可以代替传统结构的车钩和锁链,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杆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其自重比普通车钩要轻很多,因此,其加工工艺性较高,生产周期短,相应的实施成本低廉,并且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货运动车的主视图。
图2为货运动车的仰视图。
图3为货运动车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所示上座构造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或者图2中的缓冲器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缓冲器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B-B向的剖视图。
图9为牵引杆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货运动车连挂牵引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11为牵引杆缓冲装置相互连挂(手动型连挂缓冲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1中的卡环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中的牵引杆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防脱轨装置,2-走行装置,3-缓冲器,4-连挂装置,5-销轴,6-连接螺栓,7-斜撑,8-波纹渡板,9-车厢,10-车架,11-底门,12-双联杆,13-第一顶杆,14-第二顶杆,15-下座,16-上座,17-牵引电机,18-支架,19-减震垫,20-耐磨环,21-卡环,22-开口销,23-钢轨安装粱,31-螺母,32-垫圈,33-后丛板,34-连接弹簧,35-前丛板,36-连接件,37-连挂通孔,38-缓冲垫,40-牵引杆,41-连接孔,42-连接卡槽,421-卡接面,422-加工面,101-稳定轮,102-支撑轴,103-安装架,201-轴箱体,202-车轮,203-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02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螺旋弹簧托板
- 下一篇:一种悬吊轨道小车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