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及地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5737.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56;H05B3/08;H05B3/10;F24D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节能 发热 模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及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用碳纤维制成各种规格的发热线缆,具有碳元素及纤维的双重优点及特性,具有良好的热转换率、发热快、电阻值稳定且分布均匀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亦高于钢,与金属电缆相比,占有很大优势,是传统地暖电缆的最佳替代产品。
现在市面上的碳纤维线缆一般是由多根碳纤维发热丝绞合形成一股碳纤维发热体5,参见图6,再在上述碳纤维发热体5的外侧周部上包裹上绝缘用护套6而形成,这样制作形成的碳纤维线缆至少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第一、单股碳纤维发热体要达到需要的发热量,就需要绞合大量的碳纤维发热丝,电阻降低,电流变大,实际发热功率变大,即消耗的电量大;第二、现有的碳纤维线缆外层的护套耐热程度较低,满足不了一些高温应用环境的使用要求。
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发热地板的发热线一般铺设在地板本体上,在地板本体上开设排线槽,不仅开槽工艺复杂,而且容易造成地板分层开裂等缺陷。现有技术中还有将发热线铺设在水泥中,但是这样容易造成发热慢,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及地暖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包括保温板、导热板和发热线,所述导热板设置在保温板的上方,所述发热线排布在所述导热板上,所述发热线包括设置成束状的至少两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每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包括设置成束状的多根碳纤维丝和绝缘层,所述多根碳纤维丝设置在绝缘层内,不同的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碳纤维丝数量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上设有排线槽,所述发热线设置在排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还包括导热保护层,所述导热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至少两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槽具有线槽引出口,所述线槽引出口设置在导热板边缘,所述发热线的两端均从所述线槽引出口引出。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的两端端部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用于与供电接口配合,所述接头与供电接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内包括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分别与发热线的两端一一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保护层由耐高温PVC阻燃材料或耐高温CPVC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排线槽嵌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排线槽为蛇形排布或回形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为金属板、金属箔或者碳晶材料制成的导热膜层。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暖系统,包括地板、供电接口及多个如上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所述供电接口用于向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发热线供电,多个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并排铺设,所述地板铺设在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a.束状的多根碳纤维丝组成单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根或多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单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碳纤维丝数量减小,电阻加大,电流变小,发热功率降低,节约电能;
b.发挥多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的热叠加作用,达到需要的温度;
c.在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端部设置接头,与供电接口配合,方便发热线的铺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导热板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发热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发热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发热线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碳纤维发热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5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