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及地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5737.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56;H05B3/08;H05B3/10;F24D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节能 发热 模块 系统 | ||
1.一种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1)、导热板(2)和发热线(3),所述导热板(2)设置在保温板(1)的上方,所述发热线(3)排布在所述导热板(2)上,所述发热线包括设置成束状的至少两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31),每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31)包括设置成束状的多根碳纤维丝和绝缘层(32),所述多根碳纤维丝设置在绝缘层(32)内,不同的碳纤维发热单元线(31)的碳纤维丝数量相同或者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上设有排线槽(21),所述发热线(3)设置在排线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3)还包括导热保护层(33),所述导热保护层(33)设置在所述至少两根碳纤维发热单元线(3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槽(21)具有线槽引出口(22),所述线槽引出口(22)设置在导热板(2)边缘,所述发热线(3)的两端均从所述线槽引出口(22)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3)的两端端部设置有接头(4),所述接头(4)用于与供电接口配合,所述接头(4)与供电接口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4)内包括第一金属件(41)和第二金属件(42),所述第一金属件(41)和第二金属件(42)分别与发热线(3)的两端一一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2)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导热保护层(33)由耐高温PVC阻燃材料或耐高温CPVC阻燃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排线槽(21)嵌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排线槽(21)为蛇形排布或回形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为金属板、金属箔或者碳晶材料制成的导热膜层。
10.一种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供电接口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所述供电接口用于向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的发热线供电,多个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并排铺设,所述地板铺设在碳纤维节能发热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康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57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