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增益双频天线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15428.3 | 申请日: | 2017-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娜;翟会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2;H01Q1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益 双频 天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增益双频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WiMAX:全称为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涌现出大量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使用户置身于一个纷繁复杂的异构网络环境当中。其中,无线接入和高速传输是WIFI技术的优势,但是WiFi技术的网络覆盖面积十分有限,可移动性不足,难以保证通信质量。而WiMAX能够在50公里范围内借助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且网络覆盖半径高达1.6公里,WiFi与WiMAX两者相结合可以形成更大的网络覆盖面积,从热电到热区、再到整个城市,可以实现每秒多兆比特移动宽带上网,因此,WiFi/WiMAX双频系统有较为广阔的前景。用于WiFi和WiMAX频段的双频天线及其微基站天线单元也就成为迫切的需求。
常见的WiFi和WiMAX天线结构有空气微带结构,也有对称振子结构等,一般的,对称振子结构的对称振子为方形贴片,尺寸为波长的一半,尺寸较大,实现双频功能时为保证增益会造成方向图波束宽度较小。对称振子形式的天线单元由于其宽带特性在2.6GHz-2.7GHz频段工作,会对其他LTE基站系统天线引起干扰,并且低频2.4GHz的增益通常比高频3.5GHz的增益会有所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覆盖范围广、高增益双频天线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增益双频天线单元,包括辐射结构组、馈电带和反射地板,所述辐射结构组与所述反射地板连接导通形成电磁偶极子,所述辐射结构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辐射结构和右辐射结构,所述左辐射结构包括左辐射体和左短路壁,所述左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左短路壁的顶端且与左短路壁垂直所述右辐射结构包括右辐射体和右短路壁,所述右辐射体设置在所述右短路壁的顶端且与右短路壁垂直平行设置的所述左短路壁的底部与所述右短路壁的底部均与所述反射地板垂直连接,所述左短路壁和所述右短路壁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左短路壁和所述右短路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设有所述馈电带,所述馈电带与所述左短路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馈电带与所述右短路壁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左辐射体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左高频振子和左低频振子,所述右辐射体包括层叠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右高频振子和右低频振子,所述左高频振子和右高频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低频振子的上方和右低频振子的上方,所述左高频振子包括左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左高频振子窗口,所述左低频振子包括左低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左低频振子窗口,所述左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左高频振子窗口分别与所述左低频振子窗口和左低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对应匹配使得所述左高频振子与所述左低频振子形成互补结构,所述右高频振子包括右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右高频振子窗口,所述右低频振子包括右低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右低频振子窗口,所述右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右高频振子窗口分别与所述右低频振子窗口和右低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对应匹配使得所述右高频振子与所述右低频振子形成互补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和所述右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均呈n字型,所述左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包括左高频连接带,所述左高频连接带呈L字型,所述左高频连接带包括相互垂直的左高频平行连接带和左高频垂直连接带,所述左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还包括基于左高频平行连接带一侧同向伸出的两个左高频振臂,所述左高频垂直连接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高频平行连接带的一侧和所述左短路壁的顶端连接;所述右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包括右高频连接带,所述右高频连接带呈L字型,所述右高频连接带包括相互垂直的右高频平行连接带和右高频垂直连接带,所述右高频辐射天线线路区还包括基于右高频平行连接带一侧同向伸出的两个右高频振臂,所述右高频垂直连接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右高频平行连接带的一侧和所述右短路壁的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54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缓冲装备运输捆绑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即食海参的快速装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