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临床和远程诊疗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833.7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苗元青;刘伟;刘福利;章洛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浮山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临床 远程 诊疗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护设备,尤其涉及医疗监护与诊疗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监护和查房都是被动的,只有当医生或护士来到病床时,才能与病患进行交流和提醒查体、吃药。当病患有情况需要主动联系医生或护士站时,只能使用床头呼叫按钮,等待回应。现有技术中,两轮自动平衡底座的机器人在停止时存在平衡不稳定的隐患,容易倾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临床和远程诊疗的机器人。它能够针对现有监护和查房手段的周期长、响应慢的问题,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屏幕、扩音器、移动底座,来让医生和护士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监护和现场指导,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缩短服务响应时间,解决患者的应急之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临床和远程诊疗的机器人,包括平衡车主体,其特征在于,在平衡车主体的上面与竖向的连接杆底端连接,在该连接杆的顶端装有人机交互显示器;在该平衡车主体的两端下面设置有能够在向下伸出支撑地面的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上部与安装在该平衡车主体内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两轮自动平衡底座的两侧增加了支撑杆,在机器人停止时向下移动支撑地面,与两轮形成多点的稳定支撑,有效避免了两轮支撑存在的不稳定隐患;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屏幕、扩音器、移动底座,来让医生和护士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监护和现场指导,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缩短服务响应时间,解决患者的应急之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
图3为图1下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临床和远程诊疗的机器人,包括平衡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平衡车主体1的上面与竖向的连接杆2底端连接,在该连接杆2的顶端装有人机交互显示器3(可以设置摄像头、触摸屏、麦克、扬声器等,实现病患与医护人员的无线交流,属于常规技术);在该平衡车主体1的两端下面设置有能够在向下伸出支撑地面的支撑杆7,该支撑杆7的上部与安装在该平衡车主体1内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电机12和螺杆4,螺杆4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同轴连接,该支撑杆7只能上下移动,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一竖向的滑槽13内;从动齿轮10通过轴承9和支架8转动地与该平衡车主体1连接,在该从动齿轮10的轴心设有螺孔,并配合地安装在螺杆4上;主动齿轮11安装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并与从动齿轮10相啮合,电机12固定在该平衡车主体1内。当本实用新型需要静止工作时,电机12通过主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10转动,从动齿轮10的转动带动螺杆4向下(轴向)移动,当支撑杆7接触地面后电机12自动停止运转。上述过程可以采用常规控制技术实现。
所述的缓冲机构由伸缩杆6和弹簧5组成,伸缩杆6插入所述支撑杆7的底端孔内,在伸缩杆6的顶端安装弹簧5。缓冲机构也可采用弹性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浮山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浮山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体固定夹具
- 下一篇:一种螺钉快速修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