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857.0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斯忠;朱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38/1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发射 接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其安全、便利、绿色、环保等特点,无线充电技术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利用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时,由无线充电发射端将能量传送至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再将接收到的能量供给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因此,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接收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无线充电装置的好坏。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接收端的创新研究对无线充电技术来说,尤为重要。
现有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接收端存在充电效果差,散热慢等一系列缺点,阻碍了无线充电产品,尤其是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的面市及市场推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充电效果好,散热快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充电效果差,散热慢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中:
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壳体和设于所述发射壳体内部的发射线圈,所述发射壳体和所述发射线圈均呈跑道形结构,所述发射壳体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所述接收端包括接收壳体和设于所述接收壳体内部用于感应所述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产生电流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壳体和所述接收线圈均呈环形结构,所述接收壳体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线圈的跑道形结构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接收线圈的环形结构的最大直径尺寸,所述发射线圈的跑道形结构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接收线圈的环形结构的最大直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壳体内部设有若干个沿所述发射壳体的路径均匀分布的发射绕线支架,所述发射线圈设于若干个所述发射绕线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线圈由一根导线螺旋缠绕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绕线支架包括第一底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设置的若干第一隔板,若干所述第一隔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若干用于容纳所述导线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通过防火粘结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壳体内部设有若干个沿所述接收壳体的路径均匀分布的接收绕线支架,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接收绕线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绕线支架包括第二底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的两个第二隔板,两个所述第二隔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底板,且两个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接收线圈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通过防火粘结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壳体注塑成型,所述接收壳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中,发射壳体用于容纳发射线圈,发射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发射壳体外表面呈凹凸结构用于增大发射壳体的散热面积;接收壳体用于容纳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用于感应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以产生感应电流,接收壳体外表面呈凹凸结构用于增大接收壳体的散热面积。
在上述耦合线圈保护结构工作时,发射线圈设于发射壳体内部,接收线圈设于接收壳体内部,发射壳体与接收壳体上下相对设置,将发射线圈通电使得发射线圈产生感应磁场,随后,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接收壳体中的接收线圈感应到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而产生电流,以为用电设备提供电力。
在现有的无线充电过程中,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无法有效的配合,并且充电过程中散热较慢,影响充电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中发射壳体和发射线圈均呈跑道形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发射线圈产生感应磁场的面积,接收壳体和接收线圈均呈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线圈有效接收磁场的面积,发射壳体和发射线圈的跑道形结构与接收壳体和接收线圈的环形结构配合使用能够允许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上下相对位置存在小距离偏差时仍然能够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特别是沿着跑道形结构的长度方向上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对位置发生小距离偏差时不会对充电效果产生影响,更加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无需使用者将接收端十分精准的放置在发射端的上方,有效的提高了充电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中发射壳体外表面以及接收壳体外表面均呈凹凸结构,增加了发射壳体以及接收壳体的外表面的面积,能够有效的对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使得充电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