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857.0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斯忠;朱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38/1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发射 接收 结构 | ||
1.一种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包括发射端(1)和接收端(2),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发射端(1)包括发射壳体(11)和设于所述发射壳体(11)内部的发射线圈(12),所述发射壳体(11)和所述发射线圈(12)均呈跑道形结构,所述发射壳体(11)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所述接收端(2)包括接收壳体(21)和设于所述接收壳体(21)内部用于感应所述发射线圈(12)产生的磁场以产生电流的接收线圈(22),所述接收壳体(21)和所述接收线圈(22)均呈环形结构,所述接收壳体(21)外表面形成凹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12)的跑道形结构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接收线圈(22)的环形结构的最大直径尺寸,所述发射线圈(12)的跑道形结构的宽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接收线圈(22)的环形结构的最大直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壳体(11)内部设有若干个沿所述发射壳体(11)的路径均匀分布的发射绕线支架(13),所述发射线圈(12)设于若干个所述发射绕线支架(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12)由一根导线(121)螺旋缠绕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绕线支架(13)包括第一底板(131)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131)设置的若干第一隔板(132),若干所述第一隔板(132)间隔设置以形成若干用于容纳所述导线(121)的第一凹槽(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21)与所述第一凹槽(133)之间通过防火粘结剂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壳体(21)内部设有若干个沿所述接收壳体的路径均匀分布的接收绕线支架(23),所述接收线圈(22)设于所述接收绕线支架(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绕线支架(23)包括第二底板(23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231)的边缘的两个第二隔板(232),两个所述第二隔板(232)垂直于所述第二底板(231),且两个所述第二隔板(23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接收线圈(22)的第二凹槽(2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22)与所述第二凹槽(233)之间通过防火粘结剂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壳体(11)注塑成型,所述接收壳体(21)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8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