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震器安装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5371.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涛;刘德芹;熊建华;漆银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器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板。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减震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在减震器的安装环节上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减震器安装过程繁琐,安装难度大,不能使减震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且现有的减震器安装板为一个整体零件,零件结构复杂,导致零件的模具工艺比较复杂,同时零件的下料尺寸大,导致零件的成本较高,另外,零件与其它零件连接面较小,不利于力的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安装板,不但具有稳定且可靠的连接性,且结构简单,模具工艺比较简易,零件的下料尺寸规则,整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器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和加强板,加强板整体成L形结构设置,加强板包括与安装板本体连接的横体连接部、与外部连接的竖体连接部和连接横体连接部与竖体连接部的过渡部,过渡部自竖体连接部向横体连接部倾斜设置且形成凸台结构。
进一步,安装板本体与横体连接部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横体连接部上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一一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一隆起部和第二隆起部。
进一步,过渡部与横体连接部和竖体连接部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竖体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设置两个,一个为圆孔,另一个为条形孔。
进一步,加强板上还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安装板本体的侧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盖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减震器安装板,通过在安装板本体上另外设置单独的加强板,通过加强板与外部形成连接,连接面大大增加,力的传递合理有效,具有稳定且可靠的连接性,且结构简单,模具工艺比较简易,零件的下料尺寸规则,整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减震器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1和加强板2,加强板2整体成L形结构设置,加强板2包括与安装板本体1连接的横体连接部2-1、与外部连接的竖体连接部2-2和连接横体连接部2-1与竖体连接部2-2的过渡部2-3,过渡部2-3自竖体连接部2-2向横体连接部2-1倾斜设置且形成凸台结构;加强板2与安装板本体1焊接连接,汽车的减震器安装到安装板本体1上,安装板本体1上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孔1-4,加强板2本体的竖体连接部2-2与外部零件形成固定连接,形成整体的固定安装;通过整体成L形的结构设置,且设置倾斜并成凸台结构的过渡部2-3,使得加强板2的结构强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加强板2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1与横体连接部2-1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横体连接部2-1上与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一一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第一隆起部2-1-1和第二隆起部2-1-2;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单独设置,并分别成条形凸起,第一隆起部2-1-1与第一凸起1-1对应设置并形成紧贴连接,第二隆起部2-1-2与第二凸起1-2对应设置并形成紧贴连接,不但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可靠性,而且结构强度得到提高。
本实施例中,过渡部2-3与横体连接部2-1和竖体连接部2-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2-4;结构强度得到提高。
本实施例中,竖体连接部2-2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连接孔设置两个,一个为圆孔3,另一个为条形孔4;在竖体连接部2-2与外部零件连接时,可适时调整,消除误差。
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上还设置有减重孔5;减轻加强板2的整体重量。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本体1的侧边均向下弯折形成翻边盖体结构1-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5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