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2971.8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博;陈铭章;马伟皓;文元桥;任士瑞;周轼坤;张运正;张轩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潘杰,胡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河 水域 垃圾 回收 溢油 变体 | ||
1.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顺次连接的船体,所述船体包括设置在甲板上的舱室、驾驶室,所述甲板下方设有沿船体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片体(13),包括设置在所述船体前部的前片体(13.1)和设置在所述船体后部的后片体(13.2);所述前片体(13.1)的前端与所述后片体(13.2)的后端设有相互配合的船体连接装置;所述甲板下方设有垃圾回收仓(11),所述垃圾回收仓(11)的高度小于所述片体(13)的高度,所述垃圾回收仓(11)上设有回收口(9),所述回收口(9)连接有垃圾回收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装置(12)包括打捞平台(41),所述打捞平台(41)通过第三轴承(39)连接粉碎去水器(38)的输入端口,所述粉碎去水器(38)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二轴承(37)连接传送平台(36)的输入端口,所述传送平台(36)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回收口(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39)还连接有切割工具(40),所述切割工具(40)与所述打捞平台(41)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装置(12)通过转动连接装置(10)连接于所述回收口(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设置于所述前片体(13.1),所述前片体(13.1)的前端设有供所述连接带伸出的伸出口(8),所述后片体(13.2)的后端设有供所述连接带插入的插入槽(14),所述插入槽(14)内设有固定装置(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设置于前片体(13.1)内部的液压推动杆,所述液压推动杆连接可伸缩连接带的一端,所述可伸缩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插入槽(14)的连接环(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连接带包括中心主钢索(46)和围绕所述中心组钢索设置的分钢索(48),沿所述中心主钢索(46)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滑槽环(47),各个所述滑槽环(47)围绕所述中心主钢索(46)设置,各个滑槽中设有与所述分钢索(48)数量相同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一个所述分钢索(4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连接带还包括软连接套(43),所述中心主钢索(46)和所述分钢索(48)均设置在所述软连接套(43)内部,所述软连接套(43)的两端设有封闭钢板(44),所述中心主钢索(46)和所述分钢索(4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端的所述封闭钢板(4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水域垃圾回收溢油导控变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两侧还设有吸油材料(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29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水藻清理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漂浮式水面光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