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6299.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朱银锋;刘涛;付腾飞;王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回转 余热 回收 装置 | ||
1.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窑体(1)和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1)上方设有与窑体(1)同轴布置的集热罩(2),所述集热罩(2)内设置有集热水管,所述集热水管包括上层集热水管(21)和下层集热水管(22),所述下层集热水管(22)设置在靠近窑体(1)的内层,所述下层集热水管(22)的外层设有不锈钢板(25),所述不锈钢板(25)靠近窑体(1)的一侧涂有涂层,所述不锈钢板(25)远离窑体(1)的一侧设有上层集热水管(21),所述上层集热水管(21)的外层设置有彩钢板(27),所述上层集热水管(21)与彩钢板(27)之间还设置有陶瓷纤维板(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集热水管(21)和下层集热水管(22)之间采用水管弯头(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集热水管(22)为下层蛇形集热水管,所述上层集热水管(21)为上层蛇形集热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蛇形集热水管和下层蛇形集热水管均采用无缝不锈钢水管,且所述上、下层蛇形集热水管的形状与不锈钢板的弧形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蛇形集热水管上设置有入水口(211),所述下层蛇形集热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口(2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21)通过水管与储水箱(6)相连接,所述水管与储水箱(6)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61),所述水管上包裹有保温棉(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高吸收率低反射率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2)呈半圆弧形,与所述窑体(1)的形状相匹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2)通过固定装置(24)与支架(3)相连接,所述支架(3)包括支撑架(31)、滑轮组(34)和滑轨(32),所述支撑架(31)通过滑轮组(34)与所述滑轨(32)线面接触,所述滑轮组(34)沿滑轨(32)的轨道轴向排列,所述滑轨(32)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锁紧滑轮组(34)的锁扣(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2)设置有两个,所述两集热罩(2)之间通过不锈钢波纹管(28)和三通管相连接,所述三通管还与水塔(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62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