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2515.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衎;乔丽君;刘文;王攀;张国庆;缪慧;李军配;张百成;张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D53/72;B01D53/8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酶 甲醛 分解 连续生产 系统 | ||
1.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原料罐(10),所述原料罐(10)之间通过管路串联,原料罐(10)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搅拌釜(40)连通,相邻原料罐(10)之前连通的管路上以及原料罐(10)与搅拌釜(40)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抽料泵(20),所述抽料泵(20)的出料口设置有电磁阀(30),所述搅拌釜(40)设置有出料管(41),所述出料管(41)内设置有阀门(42),所述阀门(42)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阀门(42)实现对出料管(41)的开启及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40)内设置有混合料管(43),所述混合料管(43)的上端与搅拌釜(40)的上端连接,混合料管(43)内设置有混料杆(44),所述混料杆(44)上设置有螺旋片(441),所述螺旋片(441)沿着混料杆(44)的长度方向布置,混料杆(44)的上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混料杆(44)正转及反转,所述混合料管(43)的上端管壁设置有第一开口(431),所述混合料管(43)的下端管壁设置有第二开口(4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管(43)的上端与连接管(433)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管(433)上端与搅拌釜(40)上端固连,所述混料杆(44)杆身穿过连接管(433)且与搅拌釜(40)上端的驱动电机(45)的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45)的转轴还设置有搅拌架(46),所述搅拌架(46)上设置有搅拌片(461),所述搅拌片(461)的板面竖直且沿着搅拌架(46)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40)的釜底呈球状,且底部设置有散料锥(47),所述出料管(41)设置在搅拌釜(40)的釜底外壁球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41)的内管壁设置有台阶面,所述阀门(42)呈板状且板面边缘设置有密封圈(421),所述密封圈与出料管(41)的内管壁台面构成抵靠或分离配合,所述出料管(41)的管身上开设有出料口(4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412),所述气缸(412)的缸体固定在出料管(41)的管口且活塞杆端与阀门(4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酶甲醛分解液连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46)的下端设置有刮料板(462),所述刮料板(462)为橡胶板且下端板边缘与搅拌釜(40)的釜底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25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学用粉笔头粉碎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印染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