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1457.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马丽平;王召森;罗效庆;刘玉杰;周飞祥;贾书惠;李婕;赵晓乐;高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B5/00;E03F5/04;E03F5/1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健,黄志兴 |
地址: | 4675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道路 降水 净化系统 滤水池 | ||
1.一种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水池(1)包括积水池(12)和用于将降水引流至所述积水池的导流沟(11),在所述积水池(12)底部在竖直方向上铺设有多层渗透过滤层,在所述多层渗透过滤层顶部和所述导流沟(11)底面覆盖有用于栽种水生植物的种植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沟(11)的所述种植层(2)下方铺设有所述多层渗透过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渗透过滤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以颗粒结构铺设且滤水精度逐渐降低的第三滤层(5)、第二滤层(4)和第一滤层(3),所述第三滤层(5)、所述第二滤层(4)和所述第一滤层(3)中所述颗粒结构的直径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层(4)和所述第一滤层(3)厚度均为15~25cm,所述第三滤层(5)厚度为25~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层(2)顶面的最低点与所述滤水池(1)端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11)从接收降水的一端直线延伸至所述积水池(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11)从接收降水的一端开始向下倾斜至所述积水池(1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层渗透过滤层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过滤后的降水的集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箱顶部设有用于平衡所述集水箱内部气压的通气管和用于与外部采水设备连接采集集水箱内积水的输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箱内设置有与外部接收设备通讯的液面高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汝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未经汝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4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用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