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61296.0 | 申请日: | 201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谢伟峰;彭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22 | 分类号: | A47J27/022;A47J36/06;A47J36/16;A47J27/56;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壁 炒锅 加热装置 炒菜机 加热 本实用新型 受热均匀 平面状 锅体 上盖 食材 炒菜效果 底部加热 加热炒锅 扁平状 盖合 糊锅 面状 竖直 菜肴 堆积 体内 延伸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包括锅体、炒锅和上盖,炒锅放置在锅体内,上盖盖合在炒锅上,锅体设有加热炒锅的加热装置,所述炒锅包括侧壁和平面状锅底,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小于平面状锅底的等效直径,加热装置自平面状锅底延伸到侧壁,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的炒锅由于侧壁高度小于锅底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问题,且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中式烹调中,炒菜或炒饭等是比较常见的烹调方式,而为了避免锅内的菜或饭被烧焦,必须有专人不断的以锅铲翻炒,这种传统的烹调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常常因临时处理某些紧急事情而遗忘了锅上的菜或饭,从而极易发生火灾等灾害。于是,近年来有些企业研发生产了一类自动炒菜机,通过设置由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装置来不断的搅动锅内的食物,从而实现食物的翻炒,从而将食物炒熟。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烹饪锅,通过在锅内放置食材,盖上锅盖后,通过加热装置对锅加热以将锅内食材焖熟,此种烹饪方式使得烹饪食材的种类受限,还影响烹饪质量。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炒菜机,在锅盖上设置搅拌叶伸入炒锅搅拌食材,但是此种炒锅底壁面积太小,而侧壁太高,这样会造成底部加热面积太小,而且不方便盛取锅内食材,也不方便清洗炒锅。此种形状的炒锅容量有限,在盛放较多食材时,会造成食材堆积厚度太高,不方便搅拌装置进行搅拌,而且会造成受热不均匀,底部食材过热发生糊锅而上部食材过冷未熟,影响烹饪口感,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其炒锅受热均匀,可提升炒菜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面积加热的炒菜机,包括锅体、炒锅和上盖,炒锅放置在锅体内,上盖盖合在炒锅上,锅体设有加热炒锅的加热装置,所述炒锅包括侧壁和平面状锅底,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小于平面状锅底的等效直径,加热装置自平面状锅底延伸到侧壁,且加热装置覆盖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的炒锅由于侧壁高度小于锅底的等效直径,整体呈扁平状,使得底部加热面积大,食材受热均匀,可以避免炒菜机在使用搅拌过程中出现食材堆积而造成糊锅问题,且加热面积大,菜肴受热均匀,提升炒菜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平面状锅底的直径为10-25cm,侧壁的竖直等效高度为6-10c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上设有伸入炒锅内的炒菜搅拌叶,搅拌叶在炒锅侧壁的投影高于加热装置覆盖侧壁的区域。可以保证加热区域内全部被翻炒到,避免糊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与锅口的距离大于1cm。避免搅拌叶太靠近锅口,在搅拌食材时食材从口部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炒锅侧壁包括弧形部和口部,所述口部具有收缩颈,搅拌叶在侧壁上的投影位于收缩颈下方。收缩颈具有阻挡食材的作用,同样也可以避免食材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部线圈和侧部线圈,侧部线圈顶部在炒锅侧壁上的投影位于侧壁1/5-1/2高度的区域内。既有底部线圈加热,又有侧壁线圈加热,可以保证大面积加热,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锅体还设有至少两个测温传感器,测温传感器接触平面状锅底测温。由于炒锅包括平面状的锅底,测温传感器与锅底接触实现测温,可以确保测温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