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53887.3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劲达电装冷链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40;F04D29/70;F04D29/26;B60H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送风装置,属于送风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科技越来越发达,车辆也很普遍,基本上车辆内都装有送风装置,可以输送风,在炎热时驾驶人员可以轻松驾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802500.2的一种车辆用送风装置。该装置包括:送风壳,具有使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空气流入口及使室外空气流入的室外空气流入口,内部设置有送风扇;空气过滤器,设置于送风壳的内部;辅助室内空气流入孔,形成于送风壳而用于在室外空气模式下使室内空气流入;辅助门,开闭辅助室内空气流入孔,并且所述装置包括:筋板,在辅助室内空气流入孔侧设置于辅助门与空气过滤器之间,并且覆盖空气过滤器的一部分。因此,筋板将通过辅助室内空气流入孔流入的空气引导为避免与空气过滤器的峰碰撞,从而不仅可以防止因涡流而引起的噪音的同时能够减小送风壳的侧方向宽度且没有使风量下降,而且还因简单的结构和优异的可组装性而带来设置方便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不能够减小与风对撞产生的压力,导致扇叶转动慢,产生的风力小,影响使用人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送风装置,以解决不能够减小与风对撞产生的压力,导致扇叶转动慢,产生的风力小,影响使用人员的使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送风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拉手、固定螺丝、曲型风扇、风扇护栏、外罩、底板、第二拉手、电线;所述的第一拉手设于底板上,所述的底板和第一拉手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罩设于底板上,所述的底板和外罩固定连接,所述的风扇护栏设于外罩顶端,所述的外罩和风扇护栏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螺丝设于风扇护栏两端,所述的风扇护栏和固定螺丝活动连接,所述的电线设于底板底部,所述的底板和电线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拉手设于底板顶端,所述的第二拉手和第一拉手相互对称;
所述的曲型风扇设于外罩内部,所述的外罩和曲型风扇相连接,所述的曲型风扇由连接块、曲型扇叶、壳体、转轴组成,所述的连接块设于壳体外侧,所述的壳体和连接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曲型扇叶设于壳体内部,所述的壳体和曲型扇叶相连接,所述的转轴设于曲型扇叶内部,所述的曲型扇叶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块和外罩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拉手由竖杆、横杆、螺丝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杆设于横杆顶端,所述的横杆和竖杆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丝孔设于竖杆内部,所述的竖杆和螺丝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杆设有4个并且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螺丝设有6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曲型扇叶,在与风对撞时,风会顺着曲型吹过,不会对曲型扇叶产生压力,提高了扇叶转动产生的风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送风装置曲型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送风装置第二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拉手-1、固定螺丝-2、曲型风扇-3、风扇护栏-4、外罩-5、底板-6、第二拉手-7、电线-8、连接块-301、曲型扇叶-302、壳体-303、转轴-304、竖杆-701、横杆-702、螺丝孔-7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送风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拉手1、固定螺丝2、曲型风扇3、风扇护栏4、外罩5、底板6、第二拉手7、电线8;
所述的第一拉手1设于底板6上,所述的底板6和第一拉手1固定连接,所述的外罩5设于底板6上,所述的底板6和外罩5固定连接,所述的风扇护栏4设于外罩5顶端,所述的外罩5和风扇护栏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螺丝2设于风扇护栏4两端,所述的风扇护栏4和固定螺丝2活动连接,所述的电线8设于底板6底部,所述的底板6和电线8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拉手7设于底板6顶端,所述的第二拉手7和第一拉手1相互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劲达电装冷链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劲达电装冷链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538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