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33817.1 | 申请日: | 2017-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7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龙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特瑞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3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罩卡圈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防尘罩卡圈是换挡器防尘罩上重要的部件,一般采用注塑成型,现有的该类模具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前模与后模脱开方便的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包括:
前模,其下侧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定位孔,前成型区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呈矩形的定位凹部,前成型区设置卡圈上成型面;
后模,其上侧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定位柱,后成型区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呈矩形的定位凸部,后成型区设置卡圈下成型面;
合模后,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定位凹部与定位凸部配合,卡圈上成型面与卡圈下成型面配合形成用于成型卡圈的型腔;所述前模下表面左右侧分别设置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具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底部设置弹簧柱导向孔,所述弹簧柱上套设顶套,所述顶套内设置顶套导向柱,顶套导向柱与弹簧柱导向孔配合,所述弹簧柱上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与顶套连接,所述弹簧机构通过基座与盲孔底部连接,顶套的头部伸出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型效果较佳。前模设置弹簧机构,利于二者方便的脱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前模仰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后模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后模右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弹簧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模,11定位孔,12定位凹部,13卡圈上成型面,2后模,21定位柱,22卡圈下成型面,31基座,32压缩弹簧,33弹簧柱,34顶套,35顶套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到图4,一种防尘罩卡圈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其下侧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定位孔,前成型区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呈矩形的定位凹部,前成型区设置卡圈上成型面;后模上侧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定位柱,后成型区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呈矩形的定位凸部,后成型区设置卡圈下成型面;合模后,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定位凹部与定位凸部配合,卡圈上成型面与卡圈下成型面配合形成用于成型卡圈的型腔;所述前模下表面左右侧分别设置盲孔(图中未示,图1中以左侧为例,盲孔设置在左侧两个定位孔中间,右侧类似),所述盲孔内设置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具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底部设置弹簧柱导向孔,所述弹簧柱上套设顶套,所述顶套内设置顶套导向柱,顶套导向柱与弹簧柱导向孔配合,所述弹簧柱上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与顶套连接,所述弹簧机构通过基座与盲孔底部连接,顶套的头部伸出盲孔。
复位状态顶套头部伸出盲孔,注塑过程中前模与后模合模后,后模压缩顶套至盲孔内,脱模时,顶套在压缩弹簧作用下辅助前后模脱开。
所述弹簧柱导向孔内设置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与顶套导向柱连接,利于复位,防止卡死。弹簧柱底部设置若干点状凸起,利于二者脱开(尤其二者间具有液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特瑞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特瑞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3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视机外壳注塑模具
- 下一篇:选择臂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