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1012.5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雄;宋淼;梁希;张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2D2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车身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具体是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道路越来越拥堵,发生擦挂的越来越多,时常在道路上看到由于汽车发生擦挂保险杠脱落在道路上导致道路更加拥堵,有时因此引发连环车祸。为何保险杠在汽车发生擦挂时容易脱落和现有的保险杠与车身连接方式有关,现结合图1-4简单以前保险杠1与车身的翼子板2的连接为例,分析下现有保险杠与车身连接方式的该项缺陷。参见图1,前保险杠1位于翼子板2的左侧,通过图2中的连接支架3将前保险杠1固定到翼子板2上。参见图2-4,连接支架3上一般设有分别不少于2个的支架安装孔32和支架卡接齿31,通过螺栓5穿过每一个支架安装孔32和对应翼子板2上的翼子板安装孔 25与车身支架4上的焊接螺母41进行配合,将连接支架3与翼子板2固定在一起。前保险杠1与翼子板2相结合的端部设置有“L”型的连接翻边11,如图4所示通过连接翻边11 与支架卡接齿31进行配合将前保险杠1与连接支架3连接到一起,从而实现前保险杠1与翼子板2连接到一起。从结构上看出当前保险杠1受到外力超过连接翻边11与支架卡接齿 31卡接力时,前保险杠1就容易脱落。与此同时该连接方式缺少定位结构导致前保险杠1 与翼子板2配合位置不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调试前保险杠1与翼子板2之间的间隙面差。所以急需找到一种更加可靠、匹配更加方便的连接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避免小擦挂带来的拥堵,提高道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能够解决前保险杠容易脱落、前保险杠与翼子板之间间隙段差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前保险杠、翼子板、连接支架和车身支架,所述翼子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车身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呈长条型,其沿长度方向布置有主定位柱、次定位柱、螺母座和预卡接齿,所述螺母座和预卡接齿均不少于两个。
所述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配合的端部有连接翻边,该连接翻边沿长度方向设有保险杠主定位孔、保险杠次定位孔、安装台和卡接过孔,所述安装台具有沉孔。所述翼子板设有翼子板主定位孔、翼子板次定位孔、安装孔和卡接孔。连接支架的主定位柱依次穿过前保险杠的保险杠主定位孔和翼子板主定位孔、次定位柱依次穿过保险杠次定位孔和翼子板次定位孔实现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定位连接;连接支架的预卡接齿依次穿过前保险杠的卡接过孔和翼子板的卡接孔实现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预卡接。
一连接螺栓的杆部依次穿过螺母座、安装台和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栓的杆部上还装配有锁紧螺母和压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在前保险杠的连接翻边与翼子板之间且位于安装台的沉孔中,锁紧螺母锁紧将所述螺母座和安装台贴合压紧于连接螺栓的头部与锁紧螺母之间;所述安装孔位于锁紧螺母与压紧螺母之间,压紧螺母锁紧使得翼子板与安装台贴合压紧从而将前保险杠、翼子板和连接支架固定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主定位柱、次定位柱、螺母座的一端和预卡接齿均布置在所述连接支架的正面,螺母座的另一端布置在连接支架的背面形成中间有六角沉孔的圆柱型螺母座限位台;连接支架的背面还设有多条凸起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预卡接齿上设有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主定位柱与次定位柱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连接支架长度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结构相比现有结构具有定位功能,可以保证前保险杠、翼子板的相对位置和设计状态一致,定位结构能确保前保险杠与翼子板之间的间隙段差的一致性;且还具有预卡接结构,不需要在后续紧固压紧螺母的过程中一直扶着前保险杠,从而降低了降低装配强度。本方案通过连接螺栓、锁紧螺母和压紧螺母将前保险杠和翼子板连接在一起,能够保证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强度,发生小擦挂时前保险杠不容脱落,可以减少道路拥堵和降低售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前保险杠与翼子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接支架的结构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连接支架连接到翼子板上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位置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保险杠与车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前保险杠与翼子板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支架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支架的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翼子板与前保险杠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1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