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21012.5 | 申请日: | 201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雄;宋淼;梁希;张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2D25/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车身 连接 结构 | ||
1.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包括前保险杠(1)、翼子板(2)、连接支架(3)和车身支架(4),所述翼子板(2)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车身支架(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3)呈长条型,其沿长度方向布置有主定位柱(33)、次定位柱(34)、螺母座(35)和预卡接齿(36),所述螺母座(35)和预卡接齿(36)均不少于两个;
所述前保险杠(1)与翼子板(2)配合的端部有连接翻边(11),该连接翻边(11)沿长度方向设有保险杠主定位孔(12)、保险杠次定位孔(13)、安装台(14)和卡接过孔(15),所述安装台(14)具有沉孔;
所述翼子板(2)设有翼子板主定位孔(21)、翼子板次定位孔(22)、安装孔(23)和卡接孔(24);
连接支架(3)的主定位柱(33)依次穿过前保险杠(1)的保险杠主定位孔(12)和翼子板主定位孔(21)、次定位柱(34)依次穿过保险杠次定位孔(13)和翼子板次定位孔(22)实现前保险杠(1)与翼子板(2)的定位连接;连接支架(3)的预卡接齿(36)依次穿过前保险杠(1)的卡接过孔(15)和翼子板(2)的卡接孔(24)实现前保险杠(1)与翼子板(2)的预卡接;
一连接螺栓(6)的杆部依次穿过螺母座(35)、安装台(14)和安装孔(23),所述连接螺栓(6)的杆部上还装配有锁紧螺母(7)和压紧螺母(8),所述锁紧螺母(7)在前保险杠(1)的连接翻边(11)与翼子板(2)之间且位于安装台(14)的沉孔中,锁紧螺母(7)锁紧将所述螺母座(35)和安装台(14)贴合压紧于连接螺栓(6)的头部与锁紧螺母(7)之间;所述安装孔(23)位于锁紧螺母(7)与压紧螺母(8)之间,压紧螺母(8)锁紧使得翼子板(2)与安装台(14)贴合压紧从而将前保险杠(1)、翼子板(2)和连接支架(3)固定到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柱(33)、次定位柱(34)、螺母座(35)的一端和预卡接齿(36)均布置在所述连接支架(3)的正面,螺母座(35)的另一端布置在连接支架(3)的背面形成中间有六角沉孔的圆柱型螺母座限位台(351);连接支架(3)的背面还设有多条凸起的加强筋(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卡接齿(36)上设有弹片(36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位柱(33)与次定位柱(34)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连接支架(3)长度的三分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10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