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1176.X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协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04;B60R1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具体的讲是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通过吸收碰撞能量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但这样的结构不仅在缓冲性能上依然不够,而且吸能盒具有一定刚度,在遇到较小撞击时,虽然不会给车辆造成较大损伤、驾驶者和乘客不会有太大伤害,但是会给防撞梁带来撞伤、凹坑或吸能盒使用寿命减弱的问题,或者吸能盒在较小撞击时就可能被一次性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包括防撞梁,还包括位于防撞梁后方的液压缸和位于液压缸上方的配重梁,所述配重梁为沿防撞梁梁身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吸能盒设置在液压缸的后方。
所述液压缸的一侧壁穿设有横向液压杆,所述液压缸的上壁穿设有竖向液压杆,所述横向液压杆与竖向液压杆通过液压缸内的流体联动;
所述横向液压杆与防撞梁连接,所述防撞梁、横向液压杆和液压缸构成伸缩方向为水平方向的横向活塞结构;
所述竖向液压杆与配重梁连接,所述配重梁、竖向液压杆和液压缸构成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的竖向活塞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液压缸的内部分割为至少两个相互隔开的内腔,每个内腔均配置至少一个所述的横向液压杆和至少一个所述的竖向液压杆;
所述防撞梁由至少两个相互断开的防撞梁单元组成,每个防撞梁单元均连接至少一个横向液压杆,所述防撞梁单元、横向液压杆和一个内腔构成一个横向活塞结构单元;所述配重梁由至少两个的配重梁单元组成,每个配重梁单元均连接至少一个竖向液压杆,所述配重梁单元、竖向液压杆和一个内腔构成一个竖向活塞结构单元。
进一步的是,相邻所述配重梁单元之间通过阻尼胶粘接。
进一步的是,相邻所述配重梁单元之间相互断开。
进一步的是,所述横向活塞结构单元由一个防撞梁单元、一个横向液压杆和一个内腔构成;所述竖向活塞结构单元由一个配重梁单元、一个竖向液压杆和一个内腔构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液压缸与防撞梁相对的侧面面板上贴敷有防撞缓冲垫,该液压缸与配重梁相对的顶面面板上设置有承压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在汽车遇到撞击时,防撞梁通过所述的液压缸将动能大部分的转化为配重梁的势能来起到对汽车撞击的缓冲作用。在遇到较小撞击时,通过将防撞梁的动能大部分的转换为势能,再将大部分势能转换为防撞梁的动能使防撞梁回复原位,减少防撞梁的损伤、防止了吸能盒在较小撞击中被一次性使用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的俯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缓冲装置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防撞梁、1a为防撞梁单元、2为液压缸、2a为内腔、3为配重梁、3a为配重梁单元、4为横向液压杆、5为竖向液压杆、6为液压管、7为阻尼胶、8为防撞缓冲垫、9为承压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中央”、“周向”、“上”、“内侧”、“外侧”、“另一端”、“中部”、“顶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协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协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1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联网系统的缓冲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