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制动推杆的钳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4486.5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斌斌;陈军;张红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马斯盾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张献祥 |
地址: | 224052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体式 结构 制动 推杆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分体式结构制动推杆的钳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制动器主要采用钳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进行制动处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盘随着车轮转动,制动钳相对固定,当需要进行车辆制动时,制动钳在制动推杆的支撑作用下夹住制动盘完成制动作用。由于制动盘、制动钳以及制动推杆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小,故为确保其良好的制动精度,需使得制动推杆与相关部件之间的距离实现精确控制。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制动系统中诸多部件生产的尺寸、装配压紧程度均存在一定的公差,上述公差相互积累下使得现有技术中采用整体式结构的制动推杆按照其标准设计尺寸难以满足上述制动需求;针对上述情形,其仅能针对相关部件间的实际距离对于制动推杆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导致其生产效率以及成本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上述整体结构的制动推杆亦无法适用于不同型号或结构的部件之中,以导致其适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钳式制动器,其可使得内部制动推杆的实际长度可进行实时调节,进而使其在任意工况下对于制动钳进行精确的驱动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分体式结构制动推杆的钳式制动器,其包括有制动气室,制动气室由上壳体与下壳体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卡箍进行连接;所述采用分体式结构制动推杆的钳式制动器之中包括有制动推杆,其在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之间进行延伸,制动推杆之上设置有弹性弹簧;所述制动推杆包括有第一杆端以及第二杆端,第一杆端设置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且其与下壳体的内壁彼此相对,第二杆端延伸至上壳体外部,所述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彼此独立,且其相互间通过紧固装置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螺孔,所述第二杆端之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以实现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便捷而稳定的连接,且其在任意轴向位置均可实现良好的紧固关系,故使得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之间的相对距离调节的效率以及稳定性得以保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的相对端面之上设置有紧固槽体,所述第二杆端延伸至紧固槽体内部,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第二杆端的侧壁之上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其轴向延伸的滚压端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第二杆端在敲击作用下通过紧固槽体实现与第一杆端之间的压紧连接,上述连接方式使得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的制动推杆在工作过程中需对于制动钳实现轴向上的支撑力,故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可有效避免紧固部件内部形成第二杆端轴向上的直接紧固作用,进而确保了紧固装置的耐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杆端包括有紧固部分以及推顶部分,紧固部分延伸至紧固槽体内部,推顶部分的直径大于紧固部分的直径;所述第二杆端之中,推顶部分的边部与紧固部分之间设置有采用环形结构的间隙垫片,间隙垫片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杆端以及第二杆端相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二杆端中紧固部分与推顶部分的结构设置以使得第一杆端可通过其本体对于第二杆端实现轴向支撑作用,以使得第二杆端对于制动钳的支撑效果得以改善;与此同时,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之间可在其需进行高度调节时放置任意数量的间隙垫片,以使得第一杆端与第二杆端在实现制动推杆整体高度的调节时仍可保持良好的支撑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壳体之中设置有沿其内壁进行延伸的皮套,其可使得上壳体与下壳体内部区域相对于外部区域保持良好的密闭效果,进而使得其内部清洁效果得以保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壳体之中设置有沿其内壁进行延伸的膜片;所述制动推杆中第一杆端的端部设置有沿其径向延伸的连接端体,连接端体与膜片彼此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连接端体的设置以改善制动推杆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制动推杆之中,第一杆端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垫片,其固定于连接端体之上;所述弹性弹簧于第一杆端端部一侧的端部连接至限位垫片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制动推杆以及弹性弹簧在工作过程中的弹性保持以及回位效果得以进一步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马斯盾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马斯盾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4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