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工位油门踏板烧录及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0908.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鸣方;钟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尚于杰 |
地址: | 21116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油门 踏板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工位油门踏板烧录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汽车油门踏板采用气动踩压踏板进行检测,手动将护套插进油门踏板,气缸气压波动大,压下的速度控制不精准,踩踏力量测量不精确,信号测量误差大,重复性差、检测产品的种类单一、效率低下等缺陷,无法满足现有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油门踏板烧录及测试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油门踏板检测效率低、测试精确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双工位油门踏板烧录及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上位机、显示屏、输入装置、两个调节装置和两个夹具;
所述每个调节装置包括X向调节装置、Y向调节装置和Z向调节装置;其中,所述X向调节装置包括X向底座、X向丝杠和X向滑块,X向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X向丝杠穿过螺纹孔与X向滑块螺纹连接,X向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与X向底座转动连接,X向丝杠水平设置;
所述Y向调节装置包括Y向底座、Y向丝杠和Y向滑块,Y向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Y向丝杠穿过螺纹孔与Y向滑块螺纹连接,Y向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与X向底座转动连接,Y向底座固定在支架上,X向底座固定在Y向滑块上,Y向丝杠水平设置,X向丝杠与Y向丝杠垂直;
所述Z向调节装置包括Z向底座、Z向丝杠和Z向滑块,Z向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Z向丝杠穿过螺纹孔与Z向滑块螺纹连接,Z向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与Z向底座转动连接,Z向底座固定在X向滑块上;所述Z向丝杠竖直设置,Z向丝杠与X向丝杠、Y向丝杠均垂直;所述Z向滑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每个夹具包括电机、减速器、夹头和编码器,所述电机、减速器固定在支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连,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夹头的一端固连,夹头的另一端设置与编码器的输出轴固连,编码器固定在支架上,夹头位于对应的Z向调节装置下方,夹头上设置有程序烧录探针;所述显示屏、压力传感器、输入装置、探针、编码器和电机均与上位机之间电连接。
烧录程序时,先通过夹头将油门踏板加紧固定,保证探针与油门踏板电路板之间电连接,然后通过调节X向调节装置、Y向调节装置和Z向调节装置,使压力传感器与油门踏板接触;然后启动上位机对油门踏板进行烧录程序,烧录起始角度对应零压力时的程序,同时电机带动油门踏板一起转动,转动角度可以通过编码器精确测量,每个角度对应一个压力值,压力传感器测量将该压力值并将该压力值对应的电信号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将对应的程序烧录并储存在油门踏板中。
检测油门踏板时,电机带动油门踏板一起转动,压力传感器检测每个角度下对应的压力值,并传送给显示屏显示,上位机自动判断采集的压力值与烧录程序设定的同一角度对应的压力值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表明该油门踏板产品合格,否则反之。
通过设置编码器,能够精确测量电机转过的角度;双工位,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X向调节装置、Y向调节装置和Z向调节装置能够对不同型号的油门踏板进行程序烧录、检测,适用性强,降低成本。
进一步改进,所述Y向底座上设置有两个Y向导轨,Y向导轨与Y向丝杠平行,X向底座的底部两端分别开设有Y向滑槽,Y向导轨与对应的Y向滑槽配合设置使Y向滑块能够沿Y向导轨滑动;所述X向底座上部设置有X向导轨,X向导轨与X向丝杠平行,X向滑块底部设置有X向滑槽,X向导轨与X向滑槽配合设置使X向滑块能够沿X向导轨滑动;所述Z向底座上设置有Z向导轨,Z向导轨与Z向丝杠平行,Z向滑块上设置有Z向滑槽,Z向导轨与Z向滑槽配合设置使Z向滑块能够沿Z向导轨滑动。通过设置导轨、滑槽,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整体稳定性,使得在调整X向调节装置、Y向调节装置和Z向调节装置时,晃动浮动小,控制精度高。
进一步改进,所述X向丝杠、Y向丝杠和Z向丝杠的一端均设置有手柄,便于通过手柄对丝杠进行转动,操作方便,省力。
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伺服电机速度控制精确,转矩速度特性很硬,效率高,发热少,低噪音,方便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油门踏板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0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