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山车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76132.8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昊;李玉萍;杨发兵;韩友强;张谦;李明科;孟维哲;高浩然;魏永清;张震;孟令尹;崔秀生;夏海林;李猛;赵华颖;魏昌智;范贵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山车 基础 结构 | ||
1.一种过山车基础结构,包括基础、设备立柱(1)和预埋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立柱(1)嵌入基础内并通过预埋件(2)连接固定;
所述设备立柱(1)包括立柱主体(1.1)、水平连接在立柱主体底面的柱脚板(1.2)及垂直连接在柱脚板底面中心的柱头(1.3);所述柱脚板(1.2)的四周向外延伸出立柱底面形成外延边,所述外延边上沿环向间隔开有连接孔;
所述基础包括桩(3)、设在桩顶的承台(4)、设在承台侧面的地梁(5)及设在承台顶面的基础柱(6);所述基础柱(6)包括下部的一次灌浆段(6.1)和上部的二次灌浆段(6.2);
所述预埋件(2)预埋在基础柱(6)内、且顶端伸出基础柱的顶面;
所述设备立柱(1)安装在基础柱(6)上面,其柱头(1.3)预埋在基础柱的二次灌浆段内,柱脚板(1.2)的底面与设备立柱的二次灌浆段的顶面平齐、且通过穿过连接孔的预埋件与基础柱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立柱(1)的柱头的最大宽度小于立柱主体的最大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的基础柱(6)内沿环向间隔设有垂直的柱纵筋(6.4),所述柱纵筋的下部预埋在承台内、且底端水平向内弯折,上部与二次灌浆段顶面平齐;
所述柱纵筋(6.4)上包裹有连接箍筋(6.5)和加强箍筋(6.6),所述连接箍筋对应包裹在一次灌浆段位置、所述加强箍筋对应包裹在二次灌浆段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的桩(3)的顶端伸入承台内、且顶面与预埋在承台内的柱纵筋的底端的间距为2~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柱(6)的二次灌浆段(6.2)的底面位于地面标高以下、顶面位于底面标高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柱(6)的二次灌浆段(6.2)为无收缩细石混凝土二次灌浆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2)包括地脚螺栓(2.1)和固定板(2.2);
所述固定板(2.2)上间隔开有通孔;
所述地脚螺栓(2.1)的底端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并通过设在固定板两侧的固定螺母紧固,固定板上侧的固定螺母与固定板之间垫有第一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山车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2.1)的顶端穿过设备立柱的柱脚板上的通孔,并通过设在柱脚板两侧连接螺母紧固;
柱脚板(1.2)上侧的连接螺母与柱脚板之间垫有垫块、柱脚板下侧的连接螺母与柱脚板之间垫有第二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761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