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跟随行走智能婴幼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6063.2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管明辉;周泽斌;吴小良;陈涛;林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B7/04 | 分类号: | B62B7/04;B62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1 | 代理人: | 曾祥兵 |
地址: | 312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随 行走 智能 婴幼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跟随行走智能婴幼儿车。
背景技术
婴幼儿车是一种婴幼儿养护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特别是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为了节约婴儿陪护成本,婴幼儿车更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用品。
现有的婴儿车结构形式单一,主要包括手推式婴幼儿车、坐立式婴幼儿车、摇篮式婴幼儿车等,普遍采用手推的结构,因为不带有动力系统,所以推行较为耗费体力,并且在父母手提重物无法进行推行时,有诸多的不便。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婴幼儿车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跟随目标行走的智能婴幼儿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跟随行走智能婴幼儿车,包括车本体以及安装在车本体底部的行车底盘,所述的行车底盘上安装有驱动轮,所述的车本体上还设有控制驱动轮行走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控制器,所述的行车底盘上还设有与驱动控制器连接且可以追踪使用者的追踪机构,所述的追踪机构包括设置在行车底盘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舵机和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给驱动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行车底盘上设有可以自动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齿轮、齿条、转向拉杆以及转向轮,所述的齿轮连接在舵机上,所述的齿条连接在齿轮上,所述的转向拉杆连接在齿条上,所述的转向轮连接在转向拉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本体上还设有婴儿防盗报警虚拟锁,所述的婴儿防盗报警虚拟锁包括触点开关和报警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本体上还设有可以限制输出扭矩的限扭器以及控制婴幼儿车行车速度的输出电机,所述的限扭器连接在驱动轮上,所述的输出电机连接在限扭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扭器为摩擦离合转矩限制器。由于婴儿车的输出轮输出扭矩的情况较为复杂,往往存在着扭矩变化大,这种情况往往会对电机与输出轴造成较大的疲劳盈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摩擦离合转矩限制器可以通过调整弹簧张力,使两个摩擦片的表面结合在一起从而设定过载极限,不仅安全性高、低成本,而且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的追踪机构还包括用于识别使用者声音的语音识别系统、以及识别使用者面部骨骼的识别系统。提高婴幼儿车追踪的准确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超小束角超声波自动追踪系统和驱动机构结合,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距离,并且根据双目视差原理,检测出使用者相对于传感器的方位,将检测到的信号传给驱动控制器,通过驱动控制器对行车底盘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婴幼儿车自动跟随目标行走,并且结合了语音识别系统、面部骨骼识别系统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认证,从而提高了追踪系统的准确性。
2、采用由一组多连杆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组成的转向机构,在接收到追踪机构发送过来的方向信号后,由舵机控制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与拉杆来控制转向轮的方向,以此来控制婴幼儿车的行走方向,使婴幼儿车能平稳且安全的进行自动转弯。
3、采用输出电机来控制婴幼儿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同时采用限扭器来限制婴幼儿车的输出扭矩,以防产生强力撞击,大大的提高了婴幼儿车的安全性能。
4、利用触点开关的机构组成一道婴幼儿防盗报警虚拟锁,在使用时,将婴幼儿放入摇篮中,系上婴幼儿防盗报警虚拟锁,当有人接触并抱走婴幼儿时,会触发报警装置,提醒使用者关注婴儿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婴儿防盗报警虚拟锁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车本体;11、行车底盘;12、驱动轮;2、追踪机构;21、支架;22、舵机;23、超声波传感器;3、转向机构;31、齿轮;32、齿条;33、转向拉杆;34、转向轮;4、婴儿防盗报警虚拟锁;5、限扭器;6、输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6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