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4929.6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谭建荣;陈喜俊;童亚明;高观龙;孙启;马九周;李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5/00 | 分类号: | B23D7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联轴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尤其涉及汽轮机本体现场安装过程中联轴器铰孔的设备,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轮机安装,需要在联轴器上铰孔。而在汽轮机联轴器上找中和铰孔是汽轮机本体安装的关键工序,铰孔精度将直接决定汽轮机本体安装的质量,继而直接影响机组启动运行的振动强度,影响机组使用周期及可靠性。对于超临界汽轮机及超超临界汽轮机本体安装,提高联轴器铰孔精度有助于延长机组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从而为使用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现有联轴器铰孔装置铰孔效率低、精度较差,无法保证螺栓孔同心度及表面光滑度,且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操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因此,研制一种新的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对提高铰孔工艺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铰孔精度及效率,确保汽轮机的安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并已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可满足联轴器铰孔精度要求,确保螺栓孔同心度及表面光滑度等铰孔工序质量,提高汽轮机安装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包括前夹具、铰削机构和后导向夹具,所述铰削机构包括铰刀传动杆、可调手用铰刀、导向杆,在铰刀传动杆上安装有前夹具,在导向杆上安装有后导向夹具,所述铰刀传动杆与可调手用铰刀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前端正中设置有与可调手用铰刀配合装配的螺栓孔,与可调手用铰刀后端通过螺纹配合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前夹具包括前铜套、前夹具紧固件及前支撑套,固定在低压转子对轮螺帽孔内;所述前铜套装配在前支撑套内,用所述前夹具紧固件紧固前铜套与前支撑套;所述铰刀传动杆装配在前铜套内,转动部位采用可滑动式轴承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前夹具紧固件为M6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前夹具紧固件数量为2-6个,均匀分布于前铜套与前支撑套的接合部。
作为优选,所述后导向夹具包括后铜套、后夹具紧固件及后支撑套,固定在高压转子对轮螺帽孔内;所述后铜套装配在后支撑套内,用所述后夹具紧固件紧固后铜套与后支撑套;所述导向杆装配在后铜套内,转动部位采用滑动式轴承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后夹具紧固件为M6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后夹具紧固件数量为2-6个,均匀分布于后铜套与后支撑套的接合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在所述后导向夹具 后还安装有铰刀进给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铰刀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支架和顶丝;所述进给支架为前端开口、后端 封闭的平卧桶状结构,前端位于后支撑套后面,与后支撑套接触,后端正中设有供顶丝穿过 的孔;所述导向杆后端正中还设置有与顶丝配合装配的螺栓孔;顶丝上设置有外螺纹,并通 过进给支架后端的孔伸入到导向杆后端,与导向杆后端通过螺纹配合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是设计制作了可调手用铰刀的前夹具1、后导向夹具3及铰刀 进给装置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国内汽轮机本体安装联轴器铰孔的难题,通过增加制作前夹具 1、后导向夹具3能够保证联轴器铰孔后螺栓孔同心度控制在0.02mm以内,螺栓孔表面粗 糙度控制在6.4μm以内,确保联轴器铰孔工艺符合相关要求。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结构紧凑,适于狭小空间内的钻、铰孔作业,可以钻铰不同型号 汽轮机联轴器螺栓孔,作业精度高,能够确保螺栓孔同心度及表面光滑度等铰孔工序质量, 提高汽轮机安装质量。
本实用新型安装、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能够显著缩短汽轮机安装周期,且能延 长机组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主视图,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轮机联轴器铰孔装置的A-A向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前夹具左视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前夹具A-A向剖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后导向夹具A-A向剖视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后导向夹具右 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导向杆A-A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4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片桥切机的锯片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帽自动铣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