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3914.8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培铭;刘松涛;张志刚;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铭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B29C45/43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抓取 真空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抓取装置,具体而言,尤其涉及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注塑成型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精密小型薄壁塑件在注塑完成后,由于产品的温度较高,塑件又较小,难以将其取出,现通常采用人工通过镊子将其取出,但是在取出过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然容易出现损伤,极大的费神费力,而且效率底下。
因此,根据现有的问题,本案发明人结合自身经验研发了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与第二通孔、收容槽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所述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共轴的第四通孔,且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
优选的,所述收容槽为4个,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基板上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两个间距较小的收容槽中的第一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包括门型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导通的气流通道,其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通气接口,以及抽气装置。
优选的,所述通气接口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基板之间还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五通孔及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相连通,且同心设置,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抽气装置的一端贯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抓取装置至少包括支撑板块及夹取抓片,所述支撑板块内设有燕尾槽,所述夹取抓片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楔,且所述燕尾楔可在所述燕尾槽中滑动,所述夹取抓片与用于驱动其在所述燕尾槽上滑动的气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精巧,通过真空吸脱附及抓取一体,可以实在小型精密注塑件的取出,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向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向立体图,此时,去除壳体及进气软管;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向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抓取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收容槽2,所述收容槽2为4个,且两两对称设置,所述收容槽2内设有一组第一通孔3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基板3,所述基板3上设有2个所述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分别与两个间距较小的收容槽2中的第一通孔32相连通。
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3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31连通的真空吸脱附装置4,且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与第二通孔31、收容槽2及产品之间可形成一密封的收容空间。所述真空吸脱附装置4包括门型通气件39,所述通气件39内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31导通的气流通道,其上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两个通气接口38,以及抽气装置36。
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一第三通孔5,所述基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5共轴的第四通孔9,且所述基板3上还设有一抓取装置6。所述抓取装置6至少包括支撑板块61及夹取抓片62,所述支撑板块 61内设有燕尾槽63,所述夹取抓片62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槽63相匹配的燕尾楔64,且所述燕尾楔64可在所述燕尾槽63中滑动,所述夹取抓片62与用于驱动其在所述燕尾槽63上滑动的气动装置6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铭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铭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3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片自动裁剪机器人
- 下一篇:二次脱模的高效产品倒扣处脱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