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承重踏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63678.X | 申请日: | 2017-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9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存;朱世友;徐韬;魏玉省;许亚军;周金忠;张笑可;刘庆方;李斌;刘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00 | 分类号: | E01F1/00;B61B1/02;G01G19/00;G01G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站台 承重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交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承重踏板。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由于轨交站台边缘是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乘客上下车都需经过站台边缘,尤其是与列车门对应处,此处一般均设有安全承重踏板,目前的安全承重踏板均采用不锈钢网板直接安装在站台边缘的地面上,其作用仅仅用于增加站台边缘的承重力,避免由于长期被踩踏而发生地表磨损,其功能较少,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轨道交通站台用承重踏板,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轨交站台边缘的磨损速度,提供一定的承载力,还能够具有重力检测功能,能够随时检测每一站台的客流量,且能够粗略统计列车的载重,其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站台地面、安全踏板;站台地面的边缘处设有安全踏板;它还包含承重踏板、重力传感器、无线收发器、电源;所述的站台地面的边缘处设有数个开槽,每个开槽均对应于列车门位置设置;开槽的上方架设有承重踏板,承重踏板的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和无线收发器,所述的电源设置在开槽内,电源与重力传感器和无线收发器之间相互电连接;所述的无线收发器通过无线信号与中控室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重踏板的底部中间设有承载支撑板,该承载支撑板可以与承重踏板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与站台地面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重踏板由左侧的出踏板和右侧的进踏板构成;所述的承载支撑板替换为承重支撑体,所述的出踏板的右端和进踏板的左端均架设在承重支撑体的上端;所述的重力传感器由出重力传感器和进重力传感器构成;出重力传感器设置在出踏板的底部,进重力传感器设置在进踏板的底部,且出重力传感器和进重力传感器均与无线收发器和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踏板与进踏板之间设有分隔带。
进一步地,分隔带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安全指示牌。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承重踏板,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轨交站台边缘的磨损速度,提供一定的承载力,还能够具有重力检测功能,能够随时检测每一站台的客流量,且能够粗略统计列车的载重,其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承重踏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模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
站台地面1、安全踏板2、承重踏板3、开槽4、重力传感器5、无线收发器6、电源7、承载支撑板8、承重支撑体9、出踏板10、出踏板10、进踏板11、分隔带12、安全指示牌13、出重力传感器14、进重力传感器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3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桥机前支点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吸声屏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