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1049.5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丰;陈海树;訾昌陆;黄领;陈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于一辆汽车性能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造型美观、动力充足、燃油经济、结构安全等,而更加注重的是乘坐的舒适性,其中空调的舒适性是乘坐舒适性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能主观感受的部分。
图1是现有的空调系统仿真气流流动效果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30包括空调本体32和与空调本体32连接的两根风管33,两根风管33的出风口301对着汽车后座椅30a。由于汽车布置空间的限制,风管33会因周围空间不够,不得不将风管33的出风口301布置在偏向单只脚的位置,如图1所示位置。当空调本体32产生气流,并由风管33的出风口301排出时,气流只能吹向乘客30b的单脚,降低了乘客30b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能增加气流覆盖面积,提高提高空调舒适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本体和多根与空调本体连接的风管,风管的出风口与汽车后座椅相对设置,风管的端部设有喇叭罩,喇叭罩使出风口呈喇叭状张开,喇叭罩内设有多块导风板,各导风板依次倾斜排列在喇叭罩内,且各导风板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喇叭罩包括第一罩壁、第二罩壁、第三罩壁和第四罩壁,第一罩壁与第二罩壁相对设置,第三罩壁与第四罩壁相对设置,并连接于第一罩壁与第二罩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罩壁和第二罩壁向着远离喇叭罩的中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罩壁与喇叭罩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倾斜角,第二罩壁与喇叭罩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倾斜角,第一倾斜角与第二倾斜角的角度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倾斜角大于第二倾斜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倾斜角的角度为20°~60°;第二倾斜角的角度为1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各导风板相互间隔设置,且各导风板连接于第三罩壁与第四罩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各导风板的倾斜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各导风板的倾斜角度从第二罩壁到第一罩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能增加气流覆盖面积,提高提高空调舒适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能增加气流覆盖面积,提高提高空调舒适性能。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风管的端部设有喇叭罩,喇叭罩使出风口呈喇叭状张开,喇叭罩内设有多块导风板,各导风板依次倾斜排列在喇叭罩内,且各导风板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风管端口能增加气流覆盖面积,提高提高空调舒适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空调系统仿真气流流动效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端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的仿真气流流动效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系统及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1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