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6363.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羿业气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4 | 分类号: | B23Q7/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40152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加工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气门是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启动和关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控制燃料混合气或空气的进入以及废气的排出,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气门的加工有很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对每个气门进行处理都需要人工操作,使得气门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通过滑道一次性放置多个气门,多个气门沿滑道从左到右依次排列,通过位于滑道右端的放料机构逐个释放气门并挡住从右向左数第二个气门,从而提高气门的输送效率;滑道与气门之间形成接触摩擦,防止从右向左数第一个气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出滑道,从而防止气门掉落碰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滑道和放料机构,所述滑道与支撑架连接且倾斜设置,滑道左端高于右端,滑道包括前后平行布置的前挡杆和后挡杆,前挡杆和后挡杆之间具有用于气门竖直放入的间隙,前挡杆和后挡杆分别与气门形成接触摩擦防止气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出滑道,放料机构位于滑道右端且用于逐个释放气门,放料机构包括连接条、活动杆和带有第一活塞杆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横跨在滑道上方且与支撑架连接,连接条上端与第一活塞杆连接,连接条下端与活动杆一端连接,活动杆沿前后方向布置,活动杆另一端靠近气门的杆身,第一活塞杆推动活动杆前后移动挡住或者释放气门。
进一步,所述前挡杆的杆身右端和后挡杆的杆身右端均设有摩擦纹。
进一步,所述前挡杆和后挡杆均为两个,两个前挡杆上下平行排列且分别靠近气门杆身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后挡杆上下平行排列且分别靠近气门杆身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滑道右端下方的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旋转轴、把手、卡座和带有第二活塞杆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沿左右方向布置且通过万向接头与支撑架连接,第二液压缸位于滑道后方,第二活塞杆端部设有与把手上端连接的耳环,把手下端与旋转轴后端连接,旋转轴沿前后方向布置且通过回转支承与支撑架连接,旋转轴前端与卡座左端连接,卡座沿左右方向布置,卡座右端具有卡槽,卡座沿旋转轴轴线转动使卡槽卡住气门杆身。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连接板,支撑杆下端与底座连接,连接板与支撑杆杆身连接,连接板横跨在滑道上方,连接板下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前挡杆和后挡杆连接,连接板右端与第一液压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通过滑道一次性放置多个气门,多个气门沿滑道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由于滑道左端高于右端,位于左侧的气门压向位于右侧的气门使位于滑道上的所有气门向下运动;此时,通过位于滑道右端的放料机构逐个释放气门;第一活塞杆可前后移动,通过连接条带动活动杆前后移动,从而逐个释放气门并挡住从右向左数第二个气门;前挡杆和后挡杆分别与气门形成接触摩擦,防止从右向左数第一个气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出滑道,使得该气门便于夹取进行加工;从而提高气门的输送效率;两个前挡杆上下平行排列且分别靠近气门杆身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后挡杆上下平行排列且分别靠近气门杆身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控制气门杆身上端和下端的输送速度,保证气门在输送过程中更为稳定;通过接料机构夹取从右向左数第一个气门并将该气门放平,便于后序加工;第二活塞杆左右移动并依次通过把手、旋转轴带动卡座沿旋转轴轴线转动,使卡槽卡住气门杆身完成气门的夹取,并将夹取的气门放平;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传动,液压缸在同等功率条件下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惯性小、动作灵敏,可实现频繁启动和换向。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加工自动送料装置所述放料机构的右视图;
图4为从右向左数第一个气门的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11-支撑杆;12-连接板;2-滑道;21-前挡杆;22-后挡杆;3-放料机构;31-连接条;32-活动杆;33-第一液压缸;4-接料机构;41-旋转轴;42-把手;43-卡座;44-第二液压缸;5-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羿业气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羿业气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6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