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氢氧节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4281.6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环净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F02D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节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制氢制氧节油环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氢氧节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提高内燃机热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使内燃机燃料高效清洁的燃烧成为了当今内燃机发展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清洁能源的研究使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氢气的快速燃烧和大量放热会导致燃烧室温度较之汽油大幅提高,可以改善CH, CO的排放。氢气宽广的燃烧界限和较低的点火能量也使得混氢内燃机可以在稀薄燃烧模式下运行,从而进一步改善内燃机经济与排放性能。而氧气又是其最为理想的助燃剂之一,在内燃机上采用富氧空气可以有效促进燃料充分、快速的燃烧,进而降低内燃机油耗率及有害排放。由于目前制氢、制氧、储氢、储氧的成本较高和相关基础设施较少,使氢及氢内燃机汽车难以短时间内大面积推广。
目前对于氢气的制取方式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生物质制氢及电解水制氢三种方式;其中化石能源制氢应用最为很广,但其工艺复杂、设备庞大、化石能源储备有限,且制氢过程会产生CO、CO2及其他有害物,污染环境;生物质制氢在美国、瑞典、奥地利等发达国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其设备庞大、制氢速度缓慢,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同样不适于车载设备使用;电解水制氢,是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同时制取氢气与氧气,制取过程实现零排放无污染,对于电解水制氢在车载设备中的应用,可利用汽车发电机产生的多余电量,最大程度发挥电池性能,非常适合车载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低排放环保车载制氢制氧装置,其设备的体积小,耗电相对较低,适合在车辆上安装,而以车载蓄电池为电源实现了氢气、氧气的随车制取,随制随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氢氧节油器,其结构包括:壳体、反应壶及过滤壶,其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下壳、中框及顶盖,其中中框扣合在下壳的顶部,顶盖通过铰链安装在中框的顶部,同时壳体内设置有保护控制装置电器部分的密封盖;所述反应壶安装在下壳的内部,过滤壶安装至中框的顶部。
所述反应壶,结构包括:壶体与壶盖,所述壶盖上设有电解液加入口,盖扣合在壶体的顶部;其中壶盖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通过气动管路与过滤壶相连,出气孔底部设有防止水进入出气孔的过滤器;所述壶盖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线路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所述壶体内设有极板组,所述极板组包括依次平行排列的六个极板和五个夹在各个所述极板之间的隔板;所述壶体内设有四个平行排列的壶内隔板,通过壶内隔板将壶体和极板组分为相互独立的五个反应室;所述极板组通过接线柱、接线柱与可编程控制器的正负极分别相连。此技术方案的反应壶内的极板组由依次平行排列的六个极板和五个隔板组成,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汽车自有的低压电源下反应壶内极板与电解液接触不充分、电解能力弱的问题。这种结构的极板组具有易于加工安装,能耗低,电解效率高,工作寿命长,工作状态稳定的优点。
所述过滤壶,包括一级过滤壶、二级过滤壶及三级过滤壶,各级过滤壶中壶盖与壶体上下对应,且通过螺纹旋合在一起;其中,一级壶盖、二级壶盖、三级壶盖的顶部由顶连板依次固定;所述二级壶盖下方的壶体内装有过滤水;所述一级壶盖顶部设有进气孔,侧面设有出气孔;所述二级壶盖侧面设有进气孔,顶部设有出气孔;所述三级壶盖顶部设有进气孔,侧面设有出气孔;一级壶盖的进气孔上部通过气动管路与反应壶相连,一级壶盖的出气孔外部通过直通管与二级壶盖的进气孔外部相连,二级壶盖的出气孔上部通过弯通管与三级壶盖的进气孔上部相连,三级壶盖的出气孔外部通过气动管路与发动机进气口相连;所述气动管路与发动机进气口相连处设有防止回火的回火阀;所述一级壶盖的进气孔下部设有控制倒吸水位的过滤直管,出气孔内部设有排出倒吸水的内直管;所述二级壶盖的进气孔内部设有内直管,所述内直管下部低于过滤水液面,用于过滤经过的气体;所述三级壶盖进气孔下部设有用于倒吸水的过滤直管,出气孔内部设有过滤水蒸气的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环净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环净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4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