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417.1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3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鸣皋;邱益顺;赖嵘榤;施永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2K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史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前避震功能的自行车,是将至少一个前避震装置安装于一个呈倒Y字型的前叉上,以使一个前轮因路面颠簸而产生震动时,透过该前避震装置能达到前轮避震及缓冲的目的(例如中国台湾证书号数第M526977、525317、522173号等专利案)。
另外,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具有前避震功能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包含一个主车架1、一个枢接于主车架1的前叉单元2及一个安装于该前叉单元2的前避震装置3,该主车架1包括一支车首管101,该前叉单元2包括一支轴设于该车首管101的上管201、一支连接于该上管201底部的下叉件202及一支枢接于该下叉件202前方且呈倒L型的连杆件203,该连杆件203安装有一个前轮4。且该前避震装置3连接于该下叉件202与该连杆件203顶部之间,主要是利用一个弹簧301产生缓冲作用。
当该前轮4因为路面颠簸而产生震动时,会连动该连杆件203相对于该下叉件202产生枢转,且使得该连杆件203的顶端相对于该下叉件202的顶端产生趋近,此时,利用该弹簧301的弹力能达到缓冲作用。
当震动力消除时,又能利用该弹簧301的弹力而使该连杆件203相对于该下叉件202产生反向枢转。
虽然这种前避震装置3能产生缓冲避震的功能,但是只利用该弹簧301的弹力产生避震缓冲,若采用弹性系数大的弹簧,在震动产生时,骑乘者感受会较不舒适,若为了考虑舒适性而采用弹性系数较小的弹簧,又可能无法产生较佳的缓冲避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产生较佳避震缓冲效果及舒适性的自行车避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包含一个第一套件、一个第二套件、一个弹性件及一个缓冲组件,该第一套件呈中空管状且沿一条轴线延伸,并具有一个第一内侧端、一个沿该轴线相反于该第一内侧端的第一外侧端,以及一个由该第一内侧端朝该第一外侧端延伸的第一内孔,该第二套件呈中空管状且沿该轴线套接于该第一套件一侧,并具有一个能与该第一内侧端互相卡制定位的第二内侧端、一个沿该轴线相反于该第二内侧端的第二外侧端,以及一个由该第二内侧端朝该第二外侧端延伸的第二内孔,该第一套件与该第二套件能沿该轴线相对滑动,该弹性件沿该轴线设置且安装于该第一内孔与该第二内孔中,该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第一内侧端与该第二内侧端保持卡制的趋势,该第一内侧端与该第二内侧端互相卡制时,该弹性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轴线的原始长度,该缓冲组件沿该轴线延伸且呈柱状,且安装于该第一内孔与该第二内孔中,该第一内侧端与该第二内侧端互相卡制时,该缓冲组件具有一个对应于该轴线的最大长度,该最大长度小于该弹性件的原始长度。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该缓冲组件呈实心圆柱状且采用优力胶材质,且穿设于该弹性件内部。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该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大于该缓冲组件的弹性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弹性件与该缓冲组件的配合,以及该第一内侧端与该第二内侧端互相卡制时,该缓冲组件的最大长度小于该弹性件的原始长度,则当有震动产生时,利用该弹性件与该缓冲组件先后吸收震动力,除了能避免该弹性件容易产生弹性疲乏外,还能达到舒适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具有前避震功能的自行车一个平面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个避震状态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避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自行车还包含一个主车架100及一个枢接于主车架100的前叉单元200,该主车架100包括一支车首管110,该前叉单元200包括一支轴设于该车首管110的上管210、一支连接于该上管210的下叉件220及一支枢接于该下叉件220的连杆件230,且一个前轮300安装于该连杆件230。该避震装置安装于该下叉件220与该连杆件230之间,该避震装置包含一个第一套件10、一个第二套件20、一个弹性件30及一个缓冲组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山地车车把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锈防盗V刹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