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极键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308.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霞;何灏泽;黄赛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学院 |
主分类号: | B81C3/00 | 分类号: | B81C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玉平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板 键合 阳极键合装置 高压脉冲电源 加热温控系统 数据采集装置 键合设备 电连接 高压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 信号输出端 大气环境 高压脉冲 高压直流 加热电源 螺栓固定 实验用具 显示装置 支架安装 上端 耗尽层 键合片 埋氧层 下端 离子 玻璃 测试 扩散 成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阳极键合装置,包括加热板,加热板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温控系统,加热板与加热板加热电源电连接,加热温控系统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和高压脉冲电源电连接;加热板的上端通过支架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装置相连接。该阳极键合装置不管是高压直流键合或是高压脉冲键合,使用该设备都能成功实现不同埋氧层厚度的SOI片与玻璃之间在大气环境下的键合;对键合片进行测试表明,该键合设备对SOI器件性能不产生引响;因为该键合设备的键合电压没有改变,高压脉冲电源只是提高SOI耗尽层中离子的瞬间扩散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阳极键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直接提高键合电压能提高静电力,但受到埋氧层击穿电压的限制,静电键合的电压一般不超过1000V。T.R.Anthony认为阳极键合最好的电压方式是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同时存在,键合的静电力随交流电压的频率变化。太原理工大学孟教授等认为,高压脉冲电源能有效提高键合质量。实验发现,采用高压直流和高压脉冲的电源装置能有效提高键合效率和成功率,因为耗尽层的压降越大,氧负离子向键合面的迁移速度越快,键合时间越短。
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氧负离子在键合加压的初始数秒内的迁移速率最快,而后就快速衰减。通过脉冲电压,改变电场及空间电荷区的宽度,电压增大时,由此可得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增大,电场强度增大,氧负离子的迁移速率增大,键合速率增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没有使用高压脉冲电源不断改变耗尽层的宽度,不能不断激励氧负离子向阳极迁移,提高键合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极键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阳极键合装置,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温控系统;加热板通过导线与加热电源电连接;加热温控系统通过导线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和高压脉冲电源电连接;
加热板的上端通过支架安装有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装置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的信号输入端与加热板通过信号线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温控系统包括平板式阳极和阴极螺旋式加压装置,平板式阳极通过导线连接有阳极探针电极,阴极螺旋式加压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有阴极线电极。
进一步,所述阳极探针电极与阴极线电极之间安装有键合平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阳极键合装置不管是高压直流键合或是高压脉冲键合,使用该设备都能成功实现不同埋氧层厚度的SOI片与玻璃之间在大气环境下的键合。对键合片进行测试表明,该键合设备对SOI器件性能不产生引响。因为该键合设备的键合电压没有改变,高压脉冲电源只是提高SOI耗尽层中离子的瞬间扩散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阳极键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合原理图;
图中:1、加热板;2、加热温控系统;3、高压直流电源;4、高压脉冲电源;5、加热电源;6、数据采集装置;7、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阳极键合装置包括加热板1,加热板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温控系统2,加热板1与加热电源5电连接,加热温控系统2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 3和高压脉冲电源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学院,未经莆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 设备和微流体设备
- 下一篇:一种合成氨膜分离非渗透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