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叉车挡泥板组装焊接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1187.0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7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骏;张伟;朱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叉车 挡泥板 组装 焊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叉车挡泥板组装焊接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的挡泥板在组装焊接时,直接将挡泥板放置在平台上,利用平台的上平面进行支撑,靠挡泥板的自重固定,没有任何可调节装置和可调整空间,由于挡泥板的宽度在下料时无法保证每一件都是相同的,所以容易造成挡泥板和叉车连接板之间的焊缝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叉车挡泥板组装焊接的工装,该工装可保证叉车挡泥板与叉车连接板之间的焊缝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工装平台,所述的工装平台上设有用于定位及支撑叉车连接板的定位柱,所述的工装平台上还设有弹性顶紧装置,所述的弹性顶紧装置用于支撑叉车挡泥板并对叉车挡泥板施加弹力使其与叉车连接板紧密贴合。
所述的弹性顶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工装平台上的导套,所述导套的内部设有导柱及弹簧,所述导柱的上平面与叉车挡泥板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弹力通过导柱传递给叉车挡泥板,使叉车挡泥板与叉车连接板紧密贴合。
所述弹簧的弹力之和大于叉车挡泥板的自重且小于叉车挡泥板和叉车连接板的自重之和。
所述的导套整体呈台阶状,包括大直径的第一圆柱体段及小直径的第二圆柱体段,所述的第二圆柱体段与工装平台上设置的安装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圆柱体段及第二圆柱体段形成的台阶面贴合在工装平台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圆柱体段通过螺栓固定在工装平台上,第一圆柱体段上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沉头孔,所述导套的内部设有阶梯状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由小直径孔及大直径孔组成。
所述的导柱整体呈台阶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柱状体、第二柱状体及第三柱状体,所述的第一柱状体与小直径孔相配合,且第一柱状体悬伸于导套外部并与叉车挡泥板相接触,所述的第二柱状体及第三柱状体位于大直径孔内,所述的第一柱状体与第二柱状体形成的台阶面用于与小直径孔及大直径孔形成的台阶面相配合定位,所述的弹簧套设在第三柱状体上,且弹簧的一端抵靠在第二柱状体上,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工装平台的安装孔内。
所述的弹性顶紧装置沿叉车挡泥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三个。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叉车挡泥板的下方设置弹性顶紧装置,弹性顶紧装置给叉车挡泥板施加弹力,消除了叉车挡泥板与叉车连接板之间的间隙,保证两者之间的焊缝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顶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顶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弹性顶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导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叉车挡泥板组装焊接的工装,包括工装平台1,工装平台1上设有用于定位及支撑叉车连接板10的定位柱2,工装平台1上还设有弹性顶紧装置3,弹性顶紧装置3用于支撑叉车挡泥板20并对叉车挡泥板20施加弹力使其与叉车连接板10紧密贴合。弹性顶紧装置3可针对不同的零件宽度实现精冷定位。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图4所示,弹性顶紧装置3包括固定在工装平台1上的导套31,导套31的内部设有导柱32及弹簧33,导柱32的上平面与叉车挡泥板20相接触,弹簧33的弹力通过导柱32传递给叉车挡泥板20,使叉车挡泥板20与叉车连接板10紧密贴合。也就是导套31除了用来与工装平台相固定,还用来放置弹簧33及导柱32,并给导柱32提供自由度和行程的限制,导柱32接受弹簧33的弹力,并将弹力传输到叉车挡泥板上,起到顶紧叉车挡泥板与叉车连接板的作用;弹性顶紧装置3的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弹簧33的弹力之和大于叉车挡泥板20的自重且小于叉车挡泥板20和叉车连接板10的自重之和,在此范围内,可以消除叉车挡泥板20与叉车连接板10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导套31整体呈台阶状,包括大直径的第一圆柱体段311及小直径的第二圆柱体段312,第二圆柱体段312与工装平台1上设置的安装孔相配合,第一圆柱体段311及第二圆柱体段312形成的台阶面贴合在工装平台1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圆柱体段31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装平台1上,第一圆柱体段311上设有与螺栓相配合的沉头孔313,导套31的内部设有阶梯状的通孔314,通孔314由小直径孔及大直径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1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防门框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升平面度的电池组焊接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