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码垛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8192.2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7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宇;李晓亮;李玲;李阿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12 | 分类号: | B25J9/12;B25J9/18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垛 机械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特别涉及一种码垛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械手在生产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在许多工业领域可以代替人力劳动,实现生产自动化;使用机械手,不但能降低人的体力劳动,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食品、商品货物、药品等领域,为实现码垛操作,目前已有各种结构的码垛机械手;然而,现有的码垛机械手一般采用多电机驱动其中的机械臂,导致机械手的重量非常大,机械结构笨重,使得机械手活动空间与运动灵活性大大下降,长时间使用累积误差大,运行稳定性不足。
因此,就需要一种码垛机械手,有利于降低其整体重量,提升运动灵活性,提高码垛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码垛机械手,有利于降低其整体重量,提升运动灵活性,提高码垛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码垛机械手,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第一臂、第二臂、第三臂和抓取装置,所述第一臂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臂、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三臂;所述机架上设有一驱动电机Ⅰ;
还包括连杆机构和旋转架;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平行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驱动电机Ⅰ的输出端相连并与由驱动电机Ⅰ驱使摆动、上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上端与第三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第四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上端与第五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架设有连接部Ⅰ及连接部Ⅱ,所述第三臂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部Ⅰ,所述第五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五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部Ⅱ;所述抓取装置连接在旋转架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Ⅰ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偏心轮,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六转轴转动连接于偏心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呈弧形或者“V”字形。
进一步,所述第四连杆呈弧形或者“V”字形。
进一步,所述旋转架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三角板,所述连接部Ⅰ为分别设在两三角板的下部一角处的轴孔结构,所述连接部Ⅱ为分别设在两三角板的下部另一角处的轴孔结构;所述第三臂的上端设在两三角板之间,所述第五连杆的上端设在其中一三角板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包括用于产生抓取力的抓手及用于驱动抓手向前伸的驱动电机Ⅱ,所述驱动电机Ⅱ固定在两三角板中,驱动电机Ⅱ的输出轴与抓手相连。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横板及两块对称设在横板上的“L”形板,所述第一臂的下端设在两“L”形板之间,所述驱动电机Ⅰ固定在其中一“L”形板上。
进一步,所述底座与支架之间通过驱动电机Ⅲ相连,所述驱动电机Ⅲ驱使底座自轴旋转。
进一步,该机械手还包括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处理控制的控制器及用于通信的通信器,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器与外部终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Ⅰ、驱动电机Ⅱ及驱动电机Ⅲ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码垛机械手,通过连杆机构和旋转架控制各臂及抓取装置的移动,移动的动力只需由一个驱动电机Ⅰ提供,从而形成了欠驱动系统,有利于降低机械手的整体重量,提升运动灵活性,回转速度更快,提高了码垛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8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电池外壳多工位加工用传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小型机器人辅助通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