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2796.8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朱艳;陆轶闻;岳宗豪;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汽车 | ||
1.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轮辐,所述钢轮辐包括钢轮圈、多个钢辐条、以及钢轮盘,所述钢轮盘位于所述钢轮圈内,所述钢轮盘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车轴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钢轮圈同心设置;所述钢轮圈的内表面与所述钢轮盘的外侧面界定出环形空间,多个所述钢辐条沿所述环形空间的周向均匀排列设置,每个所述钢辐条的第一端均固定在所述钢轮圈的内表面,每个所述钢辐条的第二端均固定在所述钢轮盘的外侧面;
铝轮辋,所述钢轮圈嵌设固定在所述铝轮辋的内部,所述钢轮圈与所述铝轮辋同心设置,且所述钢轮圈的外表面紧贴所述铝轮辋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轮圈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铝轮辋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辐条的数量小于六根,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均为所述钢辐条数量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辐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六根,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均与所述钢辐条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轮辋的表面、所述钢轮圈的表面、多个所述钢辐条的表面、以及所述钢轮盘的表面均涂覆有防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辐条的宽度从所述钢辐条的第一端到所述钢辐条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辐条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辐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钢轮圈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每个所述钢辐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钢轮盘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轮辋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凸出于所述铝轮辋的内表面的摩擦环,任意两个所述摩擦环平行设置,所述摩擦环与所述铝轮辋同心设置。
10.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车轴,所述车轴旋转连接在所述车身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车轮,所述车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车轮,所述车轴的两端的外轴面分别贴合在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27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式安全绳绕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提高汽车安全性的平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