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的无人值守收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7372.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3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温丽斯;曾蕴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西埃斯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6K13/08;G06K13/12;G06Q2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无人 值守 收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收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使用计费卡的方式,另一种是 ETC自动收费系统。ETC系统可实现全无人值守,过往车辆无需领取计费卡,进出高速公路均有电子扫描计费和收费,该收费方式方便快捷。但 ETC的使用量并不理想,原因或许是很多车辆上高速公路的几率不高,而使用 ETC时,必须向 ETC通行卡中预存足够的金额,所以很多司机宁可使用收费麻烦的计费卡,也不办理 ETC通行卡。因此,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仍然是走计费卡通道的车辆多。使用计费卡的收费系统,仅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入口处可实现无人值守,过往的司机在发卡机上按一个键即可拿取计费卡,但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必须设立收费亭,由人工回收计费卡并收缴过路费,这种方式的人工成本很高,而且难以避免人为的操作失误,也难以杜绝人为作弊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适于计费卡方式的高速公路无人值守收费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无人值守收费系统,包括高速公路计算机收费系统和置于高速公路入口的自助发卡机,以及置于高速公路出口的计费卡回收箱,由电机驱动的输送带连通计费卡回收箱和发卡机的储卡筒,输送带上相间隔的连接多个计费卡持卡单元,输送带前端设有使计费卡进入持卡单元的入卡机构,输送带末端设有使计费卡脱离持卡单元的出卡机构,回收箱入卡口内的导卡槽可连通持卡单元,在等待入卡位置的近旁装有读写器,读写器读出的电信号通过计算机收费系统与设于回收箱外侧的电子收费器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高速公路无人值守收费系统,其技术特征中的高速公路计算机收费系统、自助发卡机、计费卡读写器、以及电子收费器均是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重要特点是输送带可将计费卡回收箱与发卡机的储卡筒连通,使用时,进入高速公路的司机在自助发卡机上可取得计费卡,从高速公路上出来的司机将计费卡插入回收箱的入口,计费卡经导卡槽滑到读写区,读写器读取应收取费用的信息,并通过计算机收费系统将信息传送到回收箱外侧的电子收费器,司机在电子收费器上刷银行卡或手机中的支付宝、微信进行支付,即可完成付费通行,被读取信息的计费卡,由入卡机构送入输送带持卡单元中,再由输送带将计费卡逐一送至发卡机的储卡筒入口侧,出卡机构使计费卡脱离持卡单元送入储卡筒内备用。
本发明所述的收费系统可实现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均无人值守,即实现了计费卡方式的收费系统中无需人工介入收费过程,可明显节省高速公路经营中的人工成本;另外,以刷银行卡,或扫描手机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收费是现在广泛使用且很成熟的现有技术,采用电子收费又可大幅度减少现金流,节省了现金运送所需的人工及设备,既避免了人工收费的操作失误,更可以杜绝收费过程中人为作弊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 1是所述收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2是图 1的 K向视图;
图 3是入卡机构与持卡单元的连接关系以及误错卡剔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 4是出卡机构和发卡机储卡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 5是持卡单元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 6是图 5的 H向视图;
图 7是另一种入卡机构和误错卡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 8是另一种出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 9是导卡槽水平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是高架输送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是输送带互成夹角示意图;
图 12是倾斜的转弯滑槽示意图;
图 13是低架输送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14是立置使用的链条输送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 15是常用链条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是图 14的 M向视图;
图 17是转弯链条输送带的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西埃斯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西埃斯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7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